学生“抄错题”的缘由分析与应对策略
(2009-05-20 22:33:28)
标签:
记忆能力缘由视觉括号的位置错题杂谈 |
分类: 小学数学 |
学生“抄错题”的缘由分析与应对策略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马爱荣
日前,笔者听了几位数学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几位教师的课上得都很出色,课堂上教师把枯燥的计算教学融入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从运算法则、中(小)括号的作用、混合计算顺序、书写格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究。从教学的角度看,几节课均达到优秀级别。根据评教规则要求,当堂检测也是评教内容之一,没想到检测结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学生的计算错误率很高,个别班级的错误率高达38%!小学生计算发生错误本是正常的事,但普遍出现高错误率就不正常了!执教的教师抱怨:“这些学生粗心、马虎、不认真。”
为了弄清楚原因,笔者对所有错题进行了检查和分析,结果发现错题中有80%并非完全是计算错误,而是学生抄错了题目。有的学生抄错运算符号,有的学生抄错了括号的位置,有的学生抄错数字。如,学生把“223+172”错抄成了“233+172”,还有的学生虽然正确地完成了第一步的计算,却在第二步或第三步又把数字抄错了。
笔者认为,学生抄错题目绝不是简单的“粗心、马虎和不认真”的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的主观意识,其中也有一定的客观因素。笔者分析,学生抄题主要依靠视觉瞬间记忆,如果这种视觉记忆能力强,学生在对事物观察后,能很好地通过视觉记忆再现观察过的事物表象。如果视觉记忆能力较弱,则再现事物表象时就会“变型”。如学生把“223”抄成了“233”就是视觉记忆再现时发生了错位。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手、眼协调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别人看一眼能记下五六个数字,他们却看一次只能记住两三个数字。因此,写作业时常常是写一个数字看一下材料,不能在短时间内记忆较多的内容。因为这种视觉记忆能力的缺点,他们不但写作业的速度比别人慢,而且抄错题目的频率也比别人相对较多。
如何减少或避免学生抄错题的现象呢?这还得从培养学生视觉记忆能力入手,视觉记忆不是智商,经过训练是可以得到提高和加强的。提高视觉记忆的方法很多,如让学生自己收集抄错的题目与原题进行对比,引发孩子的反思;利用图案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对学生进行视算练习是提高视觉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视算,就是由教师用多媒体(或卡片)出示计算题,让学生看题口算。要完成这种练习,学生必须通过眼睛观察并瞬时记忆,大脑才能思考并算出结果来。这种训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眼、脑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了这些器官的“磨合”几率,增强了视觉、记忆和思考的“兼容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长期坚持视算练习,学生利用视觉进行记忆的能力就能得到加强和提高,抄错题目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增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