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字第一号”原是考场序号
“天字第一号”是一句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日常俗语,多用来比喻第一等的、第一流的、最好的、最高的、最强的、最大的等诸如此类的含义。但细想一下,“天字”为什么代表“第一号”呢?
原来,中国古人习惯使用一些众所周知的汉字集合来标记事物次序,比较典型的就是使用天干和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但是,天干地支分别只有十个和十二个汉字,有时组合起来运用,比如甲子、乙卯等,有时和数字组合运用。当需要更大的集合时,使用什么集合呢?那就是《千字文》(粱·周兴嗣编):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通过查阅众多资料,我发现“天字第一号”这一俗语出自古代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都在贡院进行,类似现在一间间考场,要编好序号,但那时不象现在使用阿拉伯数字及英文字母标注,同样是按《千字文》文句的字来编排次序。
“天”恰好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字,于是,贡院里第一间房第一排第一个座位便被编号为“天字”房的“第一号”,合并在一起便是“天字第一号”。渐渐演变成第一类,最大,最好的意思。
兹举以下例证,大家一看就自然清楚了。
如宋真宗时期的著作〈道藏〉,有4565卷之多,分装在400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殿盘郁”的“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亦为《大宋天宫宝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那女眷且是生得美貌,打听来是这客人的爱妾,日日雇了天字一号的太湖船,摆了盛酒,吹弹歌唱俱备,携了此妾下湖。”
《水浒传》第二一回:“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
《儒林外史》第二回:“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导:“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来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只因这一死,有分教:‘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三件事件件依得,便饶他天字第一号的这场羞辱!”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五:“我是天字第一号的老实人,怕什么呢?”亦省作“ 天字一号 ”。
通过上述考证和分析,大家应该明白“天字书第一号” 的来历和含义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