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高官是谁?
所谓腰斩,就是用利斧将犯人从腰部砍作两截。作为惩处人犯的刑罚手段,此法可谓残酷至极。
我们知道,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从腰部砍成两截后,神志依然清醒,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断气。为此,一些行刑的刽子手便借机向犯人家属索贿,如果犯人的家属给他们送银子,在行刑时就从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可以使犯人迅速断气,减少痛苦;如果不给送银子,刽子手就会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使得犯人在痛苦中挣扎,两三个时辰不死,血肉之躯寸寸受割,其残忍程度可想而知。
腰斩之法虽然残酷,但比起殷商时代的死刑,腰斩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历史的进步”。在殷商时代,对待死刑犯人还保留着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习俗,烧、烤、蒸、煮等各种手段,无不围着口腹之欲打转。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是把人绑在火炉的金属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则干脆把人扔到饭锅里煮成肉羹。到了周代,“砍斫”逐渐取代“烹饪”,成为死刑的主流。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斩和杀三种。其中的“斩”就是腰斩,而“杀”才是后世所谓的斩首。
腰斩始于春秋,止于清朝雍正年间。被腰斩的人无数,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有秦朝的李斯和明洪武年间的方孝孺,最后一个被腰斩的是清代雍正年间的河南学政俞鸿图。
俞鸿图,字麟一,浙江海盐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雍正十年被任命为河南学政。学政一职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主要负责一省的学校教育和各种文化活动,当然,举人考试也在其管理范围。
俞鸿图在49岁时娶了个21岁的大姑娘林氏为妾。这林氏,长的如花似玉,表面上温情贤慧,内心里却水性杨花,暗地里与仆人小四私通。
一年,俞鸿图奉旨出任湖北学府,当主考官。为了防止考题外泄和收受贿赂,在任职期间,不准携带家眷,日常出入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可是,就在他刚到湖北不久,林氏就随后赶到,并租了一间客房,偷偷与他幽会。表面上藕断丝连,难舍难分,实际上却心怀鬼胎,另有图谋。
为了保证公正、公平,历朝历代的考题都是被视为高度机密的东西严禁泄露。林氏此行并不是真正思念俞鸿图,而是按照情夫的计策,前来诱套试题,然后高价出售,大赚一笔后,两人好远走高飞。
临近大考前的某个晚上,林氏施出女人所有的妩媚,向俞鸿图展开攻势。面对美酒佳人,俞鸿图一时兴起,开始炫耀自己是怎么出的题。
林氏把拿到的试题后告诉了情夫,情夫就买给了参加考试的人。此事很快传到了湖北巡抚王士俊的耳朵里。王与俞素来不和,当即就把此事写成了奏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雍正看了奏折后,龙颜大怒。立即派出以钦差大臣邹升恒为首的调查组,赶往湖北进行调查,并特别授权,若查实,将人犯就地腰斩。
邹升恒到达湖北后,没费吹灰之力就把事情调查的清清楚楚,在人证物证面前,俞鸿图有口难辩。
选择好了行刑的日子,邹升恒亲自担任监斩官,午时一到,刽子手手起刀落,把俞鸿图的身体斩为两段,顿时肠流血溅。由于刽子手没有得到俞鸿图的红包,下手时故意靠下,使的俞鸿图虽然身体分为两段,但一时半会儿无法断气。
事后,邹升恒在向雍正皇帝汇报此事时,并将俞鸿图被腰斩后的惨状写进了报告中。雍正看罢,深感腰斩之酷烈,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便下御旨:“由今始,废除腰斩刑。”至此,施行了约两千多年的腰斩酷刑,终于寿终正寝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