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柳公权唐文宗风凉话《旧唐书》文化文化 |
分类: 话文说史 |
“风凉话”照今天词典的解释就是“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它的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唐朝时期。
话说唐文宗开成三年的一个骄阳似火的盛夏,唐文宗和他的六位宠信的文臣正聚集在未央宫里吟诗消暑。
“人皆苦炎势,我爱夏日长。”唐文宗首先朗声吟诵道。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书法家柳公权紧跟着随声附和。
……
就这样,各位文臣你一句我一句互相吟哦附和。唐文宗唯独激赏柳公权的那两句,并评述它“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这个记述出自《旧唐书》。后世诗评家和学者对此多有不同评骘。
例如,宋代大文学家和诗人苏轼就认为柳公权这两句诗“美而无箴(讽谏)”,有明显的谄媚阿谀皇帝之嫌,于是讽意难平的东坡居士就即兴为它续上了四句: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的确,唐文宗在享受夏日熏风而心生微凉时,朗吟“我爱夏日长”,贵为天子的他又怎能想到征夫耕叟们正苦于夏日之酷暑炎热而说风凉。贵为一国之君的唐文宗岂有一丝半毫的对子民的同情和仁爱之心?这也就难怪我们的苏学士要发出“清阴分四方”的呼号了!
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风凉话”,就正是从这儿生发出来的。它的含义是说:人家正处于苦热之中,而你却偏偏说好风凉;人家正处于苦恼和痛苦困境之中,你却偏说好享福,这不明明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这样一来,“风凉话”就与俗语“哪壶不开提哪壶”有了异曲同工之妙,汉语语汇真是奥妙无穷,韵味无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