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送鹅毛”的来历

(2011-12-14 20:41:17)
标签:

原创

伯高

白天鹅

礼轻情意重

文化

分类: 话文说史

 

鈥溓Ю锼投烀澥呛稳怂


     

           明) 徐渭  春江戏禽图

 

 

 

 

   “千里送鹅毛”的来历

 

 

 

 

 

 

    看到“千里送鹅毛”,大家自然会联想到它的下一句“礼轻情意重”,可是故事之初,是谁如此执著于千里迢迢送根鹅毛?送的是曲颈向天歌的——“大白鹅”的绒毛?还是癞蛤蟆想吃的美丽的——“白天鹅”的羽毛呢?且又是准备送予何人呢?看看下面的典故,答案自然清楚了。

此典故源自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路史》: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当时的西域回纥是大唐的藩国。有一次,回纥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货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地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天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写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晓行夜宿,风餐露宿,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就广为流传开来,渐渐固定为比喻礼物虽然微薄,但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如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据《欧阳修全集·卷五》引)“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戝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皆是此意应用之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父亲的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