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于谦大明王朝明英宗历史文化 |
分类: 话文说史 |
史更是如此。
真实,尽管令人匪夷所思却又赫然在史。
两袖清风,这个成语出自一个大明王朝的捍卫者——于谦。如果没有他,我们可能就看不到大明王朝的后半身。
于谦为人耿介忠直,为官清廉,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他的伟岸人格足以被后人所铭记。
于谦所处的大明王朝,其时正当朝纲混乱,阉宦泛滥,奸侫专权,豺狼当道。在众人皆醉、贤能在野的京城,他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却居然能两袖清风的巍然屹立在朝庭官员鱼龙混杂的京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为官清廉到了当后来遭受奸侫污陷,宅第被抄家时,只有区区五两纹银与一袭破旧的每天上朝所穿的朝服。
当时的朝庭由明英宗宠信的司礼监大太监王振专权,此人是个粗通文墨的奸佞无耻之徒,王振无恶不作,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他为了实现个人不可告人的野心,就极力怂恿和忽悠当朝皇帝去亲征北方的瓦剌(是当时我国北方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就这样,曾经显赫一时的大明王朝差点就毁在他的手中。
土木堡之役,大明王朝数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大明王朝历史的拐点再次出现。
此时的国都北京城早已是兵力空虚,军无斗志,人心惶惶,草木皆兵。瓦剌首领也先已经俘虏了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此时,这个狡猾的蒙古首领想要的不是已经毫无价值的傀儡皇帝,而是他垂涎已久的整个大明的锦绣江山!作为一代天骄的子民,也先急于恢复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的大元帝国的梦想就从来没有消失过,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次他可谓是孤注一掷、倾巢而出,直捣明朝京城,眼瞅着大明江山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而此时,大明京城内正在开会。满朝文武大臣正吵得不可开交,代理皇帝明代宗朱祁钰也正在犯难:是战,是和,这还真是个问题?这可事关江山社稷之大计,非同儿戏,这可该如何是好?真是愁煞人也!
主战派与主张南迁的迁都派势同水火,嘈杂喧嚣地吵在了一起。正在此时,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王振的死党)跳了出来,好端端的国家被搞成这样,还不就是因为王振之流太监勾结锦衣卫特务们专权擅断,垄断朝纲!而现在这些跳梁小丑居然敢公然无视民族正义和国家前途,还敢跳出来……是可忍,孰不可忍?!
满朝大臣们怒火中烧,长期压抑已久的不满和愤怒犹如不可遏制的火山一般爆发了。一个文官,只是从七品,冲上去对着锦衣卫指挥马顺就是一记响亮清脆的大巴掌!(这锦衣卫是干什么的?那可是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间谍和秘密警察)这还了得,锦衣卫指挥马顺大吼:“来人,将此人给我拿下!”可是半天没有动静。于是乎,明朝朝庭历史上最混乱的一幕开始上演了!
年青一点的官员也乘机上去对着平日里气焰嚣张、飞扬跋扈的锦衣卫首领和王振的其他同党就是一顿暴风雨般地拳打脚踢,甚至有人连牙咬都用上了。年迈的老臣们这时也扑上去抬起颤抖的脚踩上几脚……太监王振的同党,那些平日里陷害忠良、欺压良善、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的家伙们,今天可好,一个个被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的大臣们活活打死、踩死、咬死在庄严的朝堂之上。一阵全武行结束之后,余怒未消的大臣们正准备愤愤离去,只见兵部侍郎于谦箭步流星、飞身上前用力一把拽住了皇帝的袖子,年青的皇帝哪见过这阵势,立时魂飞魄散,好半天才缓过味来,赶紧宣布满朝参与当庭打斗的大臣们全都无罪。
大臣们一个个都把钦佩的目光投向了这个于谦。
自此之后,于谦被朝庭正式授权统领所有军队,全力守卫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城,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忠于大明王朝的士兵们,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只准前进,不准后退!后退者问斩!”兵部尚书于谦颁布命令。北京城背水一战、同仇敌忾的军民们,众志成城、誓死守城,誓与城池共存亡!
在城外,此时进攻北京城的也先和他的慓悍的蒙古铁骑们,还沉浸在土木堡胜利的旧梦中,还在回味那胜利果实的甘甜,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曾经的手下败将——大明王朝首都的守军竟会如此强悍。结局自不待言,骄兵必败的强横的蒙古军队大败于更加强悍的哀兵必胜的正义之师——民族英雄于谦指挥和领导下的反侵略的北京守军。
两袖清风、一介书生——于谦,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楞是硬生生地打败了强大的不可一世的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书写了大明王朝一个新的战争神话!
于谦心中始终坚定着保卫北京的目标,也正是这个目标才能使他在皇帝被俘,群臣想逃,百姓思走的不利情况下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拒数万蒙古铁骑于北京午门之外!这是何等的信念才能达到的呀。受命于危难之际,于谦心中首先想到的是保卫大明王朝的黎民百姓,其次是皇室,最后才是自己。也正是有这个信念的支撑才会使他在人心惶惶国无君主的情况下保卫大明。否则大明的历史就不会延续到1644年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惊人的无情:就是这样一个文韬武略、战功卓著、忠心耿耿、无私无畏的于谦,却在后来陷入了无休止的宫廷斗争,并最终屡遭奸侫诬陷,惨遭杀害!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民族英雄于谦用他毕生的精力、心血和赤胆忠心化作了熊熊燃烧的炭火,发散着光和热。于谦的忠贞、骨气、灵魂、毅力经受了烈火的考验,在天地间留下一片清白。在黑暗阴沉的大明王朝的天幕上,于谦成为那颗最璀璨的流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人不远,道不远人,我不禁感叹:于谦之后再无于谦!
历史是过去式,但历史又不仅仅是简单的过去式。因为她有许多像于谦这样的鲜活的古代历史人物所构成。
其实,古人从来都不曾远离。在历史的天空上,总是闪烁着无数颗灿烂的恒星。有一些事,只有历史才会铭记;有一些人,只有时光才会镌刻。
帕斯卡说:给历史人物以生命。
原本我睁着睡眼看历史,读了于谦,我突然觉得历史和古人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