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死得最冤的人是谁?
《三国演义》中死得最冤的人是谁呢?
就是“一江顺水渡白衣,三日不见刮目看”的“吴下阿蒙”吕蒙。
吕子明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偷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陆
逊共同策划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阴谋。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务。陆逊以其年少,关羽必不防备,加上托书示弱,关羽为人骄横,
自然落到了这个圈套之中。白衣渡江之计,也是出其不意的典型,偷袭战的经典案例。这种经典案例虽不及郭嘉不着痕迹的诡变,却也是好在一个精心策划上,而麻
痹敌人这一点是其关键一步也是最精彩一步。当时陆逊才23岁,正当年少轻狂的时候,却有这般计谋心思,像个老奸巨滑的老人,着实令人震惊。
当时陆逊给关羽的书信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通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
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廪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闻徐晃等少骑驻
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
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三国志·吴书·陆
逊传》
吕蒙(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
吕蒙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时邓当为孙策的部将,数次征伐山越。吕蒙年仅十五、六岁,也私自随邓当作战。后为邓当发现,大惊,厉声喝叱也无法阻
止。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吕母。吕母生气,欲责罚吕蒙,吕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书·吕蒙
传》)吕母闻后,“哀而舍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当时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见吕蒙年幼,很轻视他,说:“彼坚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吕蒙大
怒,举刀而杀之,逃到同乡郑长家中。后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吕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作事。几
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他与关羽关平父子都死于《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七回。
吕子明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然后活捉了关羽。孙权在杀了关公之后尽收荆襄之地,犒赏三军,设宴大会诸将庆功,置吕蒙于最上位。孙权称赞吕蒙曰:“此皆子明之
功也,子明设计定谋,立取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然后孙权亲自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然后推倒孙权,坐于
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声喝曰:“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孙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然后吕蒙倒
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因此,整部《三国演义》中死得最冤的人无疑当属吕蒙了。
三国之中谋略无数,中计者也无数,怪就怪在吕蒙什么人不谋,非要谋武圣人关羽,而武圣又实在了得,生前斩上将无数,死后还要追魂弄死一员无双武将。
扑朔迷离,神奇诡谲。这一切,正是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