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柏邦妮给妹妹的一封信

(2010-12-09 11:37:06)
标签:

柏邦妮

像邦妮一样爱你

北京电影学院

励志

教育

分类: 南腔北调

   柏邦妮给妹妹的一封信

                    美女作家柏邦妮                   

 

 

 

         柏邦妮给妹妹的一封信

 

 

 

  亲爱的妹妹:

  妹妹,我多么喜欢你。小时候大家都说我们姐妹长得好似双胞胎,尽管后来越长越有差异。你这么美,肌肤晶莹,眼瞳碧清,嘴唇娇红如玫瑰。可是我从来不嫉妒你。我拿我的容貌去交换了另外一些东西,近视,熬夜,和粗糙。我多么喜欢你的脸,枕在一个枕头上睡觉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羡慕,却也庆幸。我常常觉得不可思议,竟然有一个人,和我有血缘关系。你说要做我婚礼伴娘,我坚决反对,没人会要一个“佳片预告”胜过“新片上映”。

  我们短暂相处,长久惦记。在一起的时候,一起读一样的书,散一样的步,你固执去问我的前前男友,为什么要和我在一起。你替我打字,尽管错字很多。没关系。你总是要我介绍好书给你,你问我,你该做什么,该去往哪里。你早熟敏感,爱读书,爱写字,热情也感性,容易感动,容易动心。这些都像我。你比我美,比我年轻,这些使你更危险。你的才华没有及早发现,自己没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你的家庭比我更动荡,没人好好管教你。

  亲爱的妹妹,我要告诉你的话,这些都来自我心……

  你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你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你要找到谋生的方式。现在考虑不晚了。我从来不以为学历有什么重要,天才都不是科班,但,不是科班,连龙套都跑不了。

  你必须把那些浮如飘絮的思绪,渐渐转化为清晰的思路和简单的文字。华丽和漂浮都不易长久。你要知道,给予文字阅读快感不够的,内容,思想,境界,灵魂,精神和智慧,这些才重要。不要多看那些和你一个路数的女作家的文字。不要琐碎,无病呻吟。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不要流于小感伤和小感动。

  妹妹,我要你相信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这些老掉牙的字眼。我不要你颓废,空虚,迷茫,糟践自己,伤害别人。我不要你把自己处理得一团糟。节制自己的感情。不是任何人都能要。体验生活,是另外一回事,并不意味着堕落和放纵。千万不要认同那些伪装的酷和另类。他们是无事可做的人找出来放任自己无事可做的借口。真正的酷是在内心。你要有强大的内心。要有任凭时间流逝,不会磨折和屈服的信念。

  不是因为在象牙塔中,才说出我爱世界这样的话。

  是知道外面的黑,脏,丑陋之后,还要说出这样的话。

  妹妹,好好去爱,去生活。青春如此短暂,不要叹老。偶尔可以停下来休息,但是别蹲下来张望。走了一条路的时候,记得别回头看。

  时不时问问自己,自己在干吗。

  伤心和委屈的时候,要嚎啕大哭。哭完洗完脸,拍拍自己的脸,挤出一个微笑给自己看。不要揉,否则第二天早上会眼睛肿。

  给自己一个远大的前程和目标。记得常常仰望天空。记住仰望天空的时候也看看脚下。

  任何时候,任何人问你,有过多少次恋爱,答案是两次。一次是他爱我,我不爱他。一次是我爱他,他不爱我。好的爱情永远在下一次。

  别给同一个男人两次伤害你的机会。别相信床上的誓言。别看重处女,但保持纯洁。不要为欲望羞耻,好好享受,但绝不忍受男人的侮辱和怠慢。相信我,妹妹,男人多的是,比三条腿的青蛙多得多。别轻易说出“爱”。相信你的直觉。不要招惹别人的男人,除非你非常非常爱他,并且,他非常非常值得爱。不要招惹寻找与前女友相似,和他母亲,姐姐相似女人的男人。不要招惹浪子,文艺青年和中年男子。别招惹太清纯的男人。别和没心没肺的人在一起。别把犯贱当真爱。一个男人作践自己来取悦你的时候,千万不要因此感动。这个烟头烫在他身上,下一个就可能烫在你身上。看看一个男人的朋友们是什么样的,注意他的朋友们对待女人的态度。还有,千万别相信一个不准备将你介绍给他的朋友圈子的男人。一个男人只肯喊你“宝贝”的时候,坚持要他喊你的名字。一个男人不再来找你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找他。不要相信在恋爱上用手段的人。分手时不要口出恶言。吸取教训,但不要后悔。后悔没有用。

  别干撕照片,烧信,撕日记这样一类三流爱情电视剧中才有人干的事。

  相信爱情。相信好男人还存在,还未婚,还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你。别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样使别人误以为你阅人无数的话。

  答应我,永远不要去做那种午夜背着行李,从一个男朋友家,流落到另一个男朋友家的女人。

  爱物质,适当地。永远知道精神更重要。比那些名表,名牌,时装,更加美丽的是你自己。

  别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要为劳动羞耻。土地不脏,汗味不难闻。请尊重那些似乎生活状况不如你的人,因为这样才是尊重自己。永远体恤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因为我们的亲人就是在这些人群中。我们不娇贵。

  不要小看一分钱。不妨自己去挣挣看。

  被朋友伤害了的时候,别怀疑友情,但提防背叛你的人。原谅,但并不遗忘。做人存几分天真童心,对朋友保持一些侠义之情。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这和性格无关。

  我担心你太低调,有时要强悍一点,被欺负的时候,一定要讨回来!但是不要记恨。小人之见,随他们去好了。怜悯,会使你高贵。

  要原谅这世界和自己。要告诉自己,我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最后记得你比我幸运的一点,你有这么好的姐姐劳累了一天,午夜睁着惺忪的睡眼给几讲大道理,我就没有!如果你不幸福,你对的起谁!

 

 

    人物简介:

 

     柏邦妮   原名张姗姗,女,1982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山羊座。父母都在科研单位上班,高考那年以全省艺术类状元的高考分数考进南京艺术学院,当了一年怪学生后毅然绝定退学去北京电影学院当旁听生。2002年夏天,20岁的柏邦妮毅然中止南京艺术学院影视系的学业,只身北上。这个本专业的高考状元,只为了老师张果的一句“你去电影学院吧”,执意选择离开母校,来到中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殿堂———北京电影学院做一名旁听生。这四年,“漂”在北京的柏邦妮身份一变再变:西祠第一才女、影评人、作家、编剧、名博主、专栏作家、北影研究生……来北京的那年,她开始在网上写东西;第二年她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版面———西祠《像邦妮一样爱你》;第三年,咆哮女郎柏邦妮的博客诞生;第四年,她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编剧系的研究生,成为赵薇的同班同学。她的博客被称为有一种“隐形而温暖的巨大力量”,支持着每一位看客,也支撑着她自己。

  写作长达10年,共计百万字。在网上拥有个人论坛“像邦妮一样爱你”,2005年出版同名散文集。

  柏邦妮的名字来源于一段爱情——电影《邦妮和克莱德》里面的男女强盗相视一笑,在阳光下身中167枪,倒地而亡,成为60年代好莱坞青春爱情的经典。

  有书《像邦妮一样爱你》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成长体验,也是她的青春印记。书还未出来,网络上已经掀起盛大的声势,大家奔走以告,热情期待。有人说她的清新文字要给灰暗颓废的文坛一股旋风,有人说她咆哮江湖的时代就要到来,有人笃定说她会很成功。可是邦妮说:“这些不重要。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结,以及一个开始。”柏邦妮说:爱,是我们惟一的道路。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也记住她!

 

“西祠第一才女” 柏邦妮主要作品

《浪子燕青》(编剧)

《黄土谣》(编剧)

新版《红楼梦》(编剧)

电影《花木兰》(编剧)

《像邦妮一样爱你》散文集

《不华》 《不实》 名人访谈集


柏邦妮给妹妹的一封信






PS:

 

   柏邦妮:爱像林妹妹,人像薛姐姐


 

她特立独行,一位高考状元却在大二退学到北影做旁听生;她才华横溢,26岁便出书、写剧本,甚至成为新版《红楼梦》的主力编剧;她行事洒脱,如此才女却和一个大厨高调恋爱……

  我靠文字才能呼吸

1982年出生于四川的柏邦妮(原名张珊珊),父母都在科研单位工作,他们对女儿的教育温暖而传统。也正因此,长大后的柏邦妮表面看似离经叛道、我行我素,实则骨子里深藏着传统和善良。

高考那年,柏邦妮不负父母所望,以全省艺术类状元的高分考进南京一所大学。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女孩会沿着一条康庄大道走向自己的未来时,大二那年,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决定:退学去北京!

就这样,柏邦妮来到北京,做了一名没有身份的北京电影学院旁听生。

母亲无法理解女儿的任性,她不停地劝说女儿放弃这个古怪念头,倒是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在这时给了柏邦妮最大的支持,他说:“如果这是你的梦想,你想做就去做吧!”

就这样,带着母亲的责备和父亲的宽容,柏邦妮坐上了北上的列车,成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旁听生。

2002年,柏邦妮看了一部美国电影——《邦妮与克莱德》,当她看到那个双手持枪的咆哮女郎邦妮柏,与强大的命运做永久的斗争,决不屈服,最后身中无数子弹无比壮丽死去的镜头时,她的心一下子动了,那一刻,她给自己起了一个响当当的笔名——柏邦妮。于是,从那天起,张珊珊变成了柏邦妮。

大三那年,机会找到了柏邦妮,有人请她写电视剧《浪子燕青》的剧本。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柏邦妮“哗哗哗”地完成了几十万字的作品。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开始步入她的文字事业。同时,柏邦妮开始给各大时尚杂志写人物专访和影评。

2006年,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努力,柏邦妮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攻读研究生。当她被录取时,她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了四川的母亲。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像她小时候时一样温暖。看似对什么都洒脱不羁的柏邦妮自己明白,在她内心深处,实则最怕伤害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母亲的释然,是她最想得到的结果。

此后,柏邦妮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不断有人找她写剧本,约稿件。

虽然每天沉甸甸的工作都是在写字,但工作之余,柏邦妮还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文字上,她的博客几乎是每天更新,访问量高达350万次。而在西祠上,邦妮开的专版更是人气极旺,西祠的网友们亲切地称她为西祠第一才女。

  在《红楼梦》的世界里浮浮沉沉

2008年,柏邦妮突然接到《红楼梦》筹备小组的电话,邀请她和另外8位编剧一起编写新版《红楼梦》的剧本。

和其他编剧一样,刚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柏邦妮也是既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三个月后,这个9人小组拿出了50集剧本初稿。

《红楼梦人物谱》中涉及了将近七百人,而剧本中暂定388个人物。写着写着,柏邦妮越来越沉醉。到了后来,她一打开电脑,就仿佛走进了繁花似锦的大观园,生活里的凡俗困扰已经远离。慢慢地,《红楼梦》也变成了她的梦。

在柏邦妮负责的分集剧本中,她觉得最难写的是两个地方。

一个是写到尤三姐自杀的时候。尤三姐是怎样一个刚烈却痴情的女人,拔剑自杀的那一瞬,太震撼人心,然而为了尊重原著,那一段的戏,只通过短短一两个场景将一个如此超凡脱俗的女人悲壮自刎的过程表现出来并不难,难的是表现出她的心理活动变化,让观众也能感受到她的内心。这一集柏邦妮重写数稿,才算是写出了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

另一幕则是众人皆知的“黛死钗嫁”的情节,这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却也是最难把握和表现的一个场景。原著里,黛玉当时只有烧帕,以及说了一句:“宝玉,你好……”这两个细节,不能对原著有任何变动,而且导演还要求表现出黛玉死时的从容、高贵、壮丽,而这一切,仅仅是根据这两个细节就要表现出来,确实让柏邦妮觉得太难了。

那段时间,足有二十来天,柏邦妮动不了笔,那些平日里在她笔下满溢如花的文字,此时却凝重得无法驾驭。直到有一天,柏邦妮坐在桌前,时光仿佛倒流百年,她似那个躺在床榻上的痴情女人,灵感突然跳出来,本似是灯枯油尽的她突然就像疯了一样开始狂写。事后,当这一集的剧本拿到那些红学专家和导演面前时,让她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剧本后面只评了一个字:好!

写完剧本后,柏邦妮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那个爱说话爱玩闹的小女孩。一天,她到《红楼梦》剧组去探班,正好看到宝玉出场。看着自己笔下的文字变成了真实的场景,心里不由地有了一点小小的得意,她随口就问身边的一位助理:“宝玉胸前戴的那块玉,真漂亮呀,是真的吧?”助理回头看了看这个小丫头,不屑地说:“塑料的!要是真的,还不得几个保镖跟着拍戏呀!”回家后,柏邦妮把这段经历写到了博客上,博大家一笑,自己也开心得不行。

当记者问及柏邦妮,如果要爱的话,她会像《红楼梦》里的谁那样去爱,她毫不犹豫,爽朗地答道:“那还用说,当然是像黛玉那样去爱啦!”而现实生活中的柏邦妮,却比黛玉爱得更真实!

  腾讯是我的媒人,大厨是我的爱人

 2006年的一次网恋,让柏邦妮找到了现在的最爱——一位掌大勺的大厨。

恐怕谁也没想到,这个爱写字的漂亮女孩,最终找到的爱人会是一位和她的职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大厨。

柏邦妮还记得,第一次和大厨在QQ聊天室里相遇时,对方并不知道,这个和自己大侃特侃的女孩是个专门码字的小姑娘,他还纳闷怎么现在的网友都有这么好的文笔呀。

那时的柏邦妮过得并不好,一年前的那场失败的恋情还时不时地在她心里隐隐作痛,而偏偏在那时她又生了病。感情和身体同时遭遇病痛,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情绪低落的事。而QQ那头的大厨,似乎也在渴望着一段新的恋情。聊着聊着,两人的感觉都有点发生了变化。

后来,大厨主动提出,想从东北到北京来看看她。突然要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到现实生活中来,一向洒脱的柏邦妮内心深处的传统思想开始冒出来了:万一人家大老远来了,我给不了他想要的爱情,那可怎么办。柏邦妮怀着复杂的心情,推托了几次。可感情这回事,哪里是能够拒绝得掉的,在网上交往得越多,感情也越强烈了。最后,大厨终于来到了北京,这段爱情也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虽然爱情来势汹汹,但柏邦妮选择的这份爱情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甚至当面就问柏邦妮,带着这样的男友参加朋友的聚会,会不会觉得丢脸。对此,柏邦妮和大厨用他们的甜蜜拥抱回答了一切。

要问柏邦妮,大厨到底好在哪里,她可能想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她会告诉你,这两天她在咳嗽,半夜里,大厨会起来给她削个梨;有一次,半夜她睡醒了,发现大厨老在掐她的肩,她忍了老半天,最后终于忍不住了,问他在干什么。那边,他睡得迷迷糊糊的。原来,在梦里,他还不忘了给她落下职业病的肩膀按摩。

而柏邦妮对大厨的好,也是那种不露痕迹的。比如,大厨在工作时,她从来不会给他打电话,可一旦下了雨,她就会主动要求他打车回家或是亲自开车来接他;有时他加班,不能回家,她会拎着水果来看他,也不进去,就把一袋水果放在门口,他打开一看,西瓜都是切好的,她还不忘提醒他分给同事们吃。

柏邦妮说,他们的爱说起来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点点滴滴,可就是这些平日里的点点滴滴成就了他们的爱。有句话说得很好:爱情无小事。

 柏邦妮有一句很有名的座右铭:爱是我们惟一的道路!这是她的信仰。经常会有人问她:“你为什么活得生机勃勃,你为什么能够那么好奇,你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多的精力做那么多事?”她说:“因为我爱这个生活,爱我自己,我爱……所以我才这样。”

虽然柏邦妮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拥黛派”,但那些喜欢她的人们却觉得她的为人更像薛宝钗:表面看似威严,心底里却深藏着传统和善良,从不愿伤害身边的人!

目前,柏邦妮手头正在创作一个新的剧本,而她的两本新书《不华》和《不实》也已在200812月面世。对于自己渐行渐近的电影梦,柏邦妮很谦虚,她不敢说自己很成功,但却很欣赏自己的坚持,也许每个人都有个文学梦,但最后成功的,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那个,而是坚持走到最后的那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