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fdjw.com/tu1/20094802629610.jpg
施耐庵的惊“天”谬误
经典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水浒传》的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写到宋仁宗嘉佑三年(一O五八年)春,天下瘟疫盛行,大臣范仲淹建议邀请张天师“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宋仁宗于是就派洪太尉前往江西龙虎山,宣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进京。这边厢洪太尉到了龙虎山,那边厢熟识天机的张天师早已驾云进京。为了不让洪太尉白跑一趟,于是安排他游玩龙虎山。其结果就是封存了数百年之久的伏魔殿石碣就被洪太尉“遇洪而开”了。石碣一开,“只见一道黑气直冲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这些金光后来化为人胎,便是宋徽宗宣和年间搅乱天下的水浒一百零八条好汉。
书中写道就在天罡地煞释放出来的这当口,张天师正在京师修建罗天大醮,普施符簶,禳救灾病。本来是为禳灾祈福而修造的罗天大醮,却不期然在另一头引出了一场搅得“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忘餐”的天下大乱。
问题就在这儿出现了!
小说中公元一O五八年这一场由张天师(张继先,虚靖天师)主持的罗天大醮,也颇具现代相声“关公战秦琼”的味道。这一明显而严重的谬误与真正的史实相去甚远,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道教天师张道陵的第三十代传人、天师张继先(一O九二——一一二七)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的一代高道,他于一一二七年在进京的路上仙逝,享年只有三十六岁。而《水浒传》第一回中描写的这一场罗天大醮却发生在宋仁宗嘉佑三年(一O五八年),要知道在这一年,张继先尚未出生!
那么,施耐庵为什么要犯如此明显的惊天谬误呢?
这当然是小说家出于创作主题和情节发展的特定需要而为之。在《水浒传》中,施耐庵借罗天大醮所要表达的不是某一个孤立的历史事实(而事实上,在相关史籍上也从未见到有关一O五八年宋朝修建罗天大醮的记载),而是意在把一百零八条好汉的神异出身安排在罗天大醮禳灾祈福的特定的宗教背景之中,来表明煞星下凡实乃“天罡星合当出世”之天意安排的用意。
不管怎么说,在道教盛行的元末明初,施耐庵的这种对神权的蔑视和戏弄,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了他的反封建思想和初步的民主意识,这无疑是颇具开创意义的!
特别提醒:谢绝除新浪网(博客、论坛)以外的任何媒体转载,如需转载必须征得本人同意,谢谢合作!
本博精彩博文导读:
1、《明朝那些事儿》:草根写史对传统历史阅读的颠覆
2、中国作协,想说爱你不容易!
3、歌星满文军吸毒的七宗罪
4、于丹的心,可以遨游到多远?
5、从赵本山生病成为新闻看名人的炒作升级术
6、从荣耀到没落的《百家讲坛》
7、中国富翁为何爱恋体育明星
8、《建国大业》:新中国外籍明星的T台秀场
9、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10、黑旋风李逵究竟最怕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