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识字益处多,自然实用是关键

(2009-06-11 13:53:13)
标签:

杂谈

成长点滴

早教

识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今天得空儿,恰好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因为身边有个太典型的例子,我也附和着说上两句。

 

     在天津工作时有个同事姓纪,很出色的一名语文老师,对儿子的教育尤其上心,早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确实她的孩子比同龄人更为优秀。我这根深蒂固的放羊式思想作怪,根本没对米多实施什么系列的成才方案,但关于识字方面我还是准备做些工作的。

 

     应该是2003年的暑假,我和纪老师同在校办值班,那时她儿子刚刚四岁半,在办公室无聊,竟然拿起报纸看,我心里好笑,小样儿,还看报纸,多大的屁孩儿呀,没想到,没想到,忽然小家伙走到她妈妈身边,“妈妈,这个字怎么读?”“妈妈,它是啥意思呢?”纪老师像对待学生一样一点一滴地耐心地讲给孩子听。那是我第一次关于早教的切身体会。纪老师很平常地说,这没字典,要是有的话,他自己都能查出来。在我的赞叹声中,纪老师讲起了儿子的“识字史”。

 

     儿子三四个月开始,每次吃什么食物纪老师都得把包装袋上的大字指着读给他听,稍大些学说话时,比如说吃糖,指着“阿尔卑斯”几个字必让孩子认会,再大些,包装袋上的配料名称,生产地址什么的小字也教孩子认,反正吃什么用什么只要有包装袋,每个字孩子都要认识了才能吃上。后来孩子再吃什么东东,自己都主动读一遍配料和生产日期及厂家来做筛选。

 

     孩子又不是机器,他会次次就犯吗?纪老师可有原则呢,哪怕逼的孩子哭了不吃了,她也从未动摇过,孩子奶奶看不过去,“唉,小孩儿吃你点儿东西咋就那么为难呢!”为此没少发生冲突,纪老师都从容化解,有什么招儿具体的我不知道,但我看到她在炎热的夏日顶着骄阳陪儿子在沙滩排球场玩沙足以让我明白一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到五岁的孩子有多少识字量我没问,但我亲眼目睹他能顺利地读完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看到了他能有感情地朗诵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随意挑选的课文,随后的几年我又看到了这个男孩儿成绩优异,表达能力突出,甚至在大队委竞选中能即兴演讲,爱看书,爱思考,人格健全,幼时的识字训练丝毫没留下阴影,但也有一点棘手问题,孩子知识面太广,太有思想和个性了,上二年级时我也亲眼目睹了他和他妈妈在办公室热烈争辩的壮观场面,把伶牙俐齿的纪老师呛的哑口无言。但这些小个性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我自己有了孩子时,我肯定会借鉴并运用,但绝对不会像纪老师那样较真。孩子的识字量上来了,阅读量上来了,整个语言素养就能及早建立,对他今后的文化课学习肯定大有裨益,他今后的语言交际也将受益匪浅。见过五年级的孩子把“橙子”读成“凳子”,见过初中生读不懂应用题,见过三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拼音,大字不识几个,更有一见作文就头疼,遣词造句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孩子他的语言素养怎么去培养,难道这仅仅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其实,我的观念就是,孩子的习惯形成在上小学之前就有了雏形,小学养成教育要做的工作不过是完善加强好的习惯纠正不良习惯,所谓的培养不过是在完善与纠正中重复,同样,小学语文所提倡的语言素养国语能力也不是仅仅小学课堂所能完成的,家长早期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这就是,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孩子相距甚远的根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孩子识字绝不能过于单调枯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稍微留一下心就能做到,还有孩子的数感的培养此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重要性了,有好多早教资料介绍了很好的方法,我在这里就不科普了,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的素材。

 

     十个月大的孩子认两千多字听起来真像神话,我的态度是,提早识字有益是肯定的,但绝对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去教,我们为人父母的得端正心态,不攀比,不盲从,不追求数字,咱们只要保持一颗爱孩子为孩子的心,遵循教育规律,不拔苗助长,不剥夺孩子幸福的童年,有了这个基础,日常生活中点点积累就够了,古诗说的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