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西南夷列传
(2012-12-22 19:38: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看报 |
所谓西南夷,是对今天云南、贵州及四川西部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的统称。
说实话,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实在太多,现时与古时的称谓又不大一样,所以我也闹不清楚传记中的那些个民族是现时的哪些个民族。
据传记里说来,当时的西南夷主要分四种,一是以夜郎、滇、邛都为代表,他们的特征是梳着椎形的发髻,农耕为主,在城镇村落里聚居。二是以嶲(xi)、昆明(民族名,而非现在的地名)为代表,他们的特征是梳着辫子,游牧为主,没有固定的居所,也没有固定的头领。三是以徙、筰、冉、駹为代表,他们则是农耕、游牧均有。四是以白马部落为代表,他们的共同点是有同一个老祖宗--氐族。
在先秦时期,汉民族就与西南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往来。后来,楚国的后裔庄蹻率兵攻到了滇池,平定了这里方圆几千里的地方。他本想回楚国领功,但由于此时楚被秦所侵略,阻断了他回楚的路,于是他索性在当地自立为滇王,并明智地让自己融入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后来,秦得天下,也曾修建道路,陆续收服了一些西南的少数民族部落。但秦是个短命王朝,很快就消亡了。汉朝初年,百废待举,且北边匈奴为患,于是也就渐渐放弃了这些部落。这些部落再次自立为王,通过黑市与巴蜀两地进行贸易,这也是巴蜀之地特别富裕的原因之一。
时间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朝廷再次把眼光转向西南。起因是一瓶枸酱。
建元六年,汉朝刚拿下了东越。番阳县令唐蒙被王恢派到南越去进行实地考查,顺便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劝服)拿下南越。使命虽没完成,但招待宴上的一种不属于当地的小吃--枸酱却让他格外地留了心。回去之后,唐蒙特地找人来详询,被告之此物是蜀郡特产,当地人偷偷拿到夜郎去卖,谁知却辗转流传到了南越。
于是唐蒙将他此行最大的收获报告给了汉武帝:绕过已经防守严密的长沙,开辟一条新战线,从夜郎顺牂柯江而下,奇袭南越。
这个报告得到了汉武帝的首肯,任务当仁不让地落在了唐蒙的身上。而他也大刀阔斧地积极展开行动,带着一千人的有效战斗力量,以及一万人的后勤保障(这古时候出个征也忒麻烦了!难怪爱打仗的皇帝都被强烈批评为劳民伤财!)浩浩荡荡来到夜郎,重金收买了夜郎国王(当然,明面上得说成是用德化劝服的),并给了他儿子一个小官(当然,在夜郎人看来应该算是肥缺了)。于是夜郎国就这样被“王化”了。(他们的真实想法是:有钱谁不收?!反正你们迟早会走,等你们前脚走了,后脚各位该干嘛还不干嘛!)
于是,大型的基建工程开始了!本来准备去打仗的士兵们放下武器,拿起工具,开始修建从巴蜀直通夜郎的大路。
(此时,那个著名的司马相如也赶来凑了把热闹。因为他是蜀人呀,他就去向汉武帝陈述,说他可以去收编邛、筰等地,于是汉武帝就派他出马去当地设立行政区域。)
基建工程搞了好几年,道路却始终没有修通,反倒是士兵们死伤无数,怨声载道。汉武帝派公孙弘去视察情况,公孙弘回来劝汉武帝停止工程。当时汉武帝没有答应。过了不久,武帝为了对付匈奴,又大力兴建朔方郡。于是公孙弘再次建议暂停西南方工程。武帝这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
后来,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跟汉武帝汇报,说他在大夏国看到有蜀国的布帛和邛都的竹杖。他跟唐蒙一样是有心人,询问后得知是从离他们几千里远的身毒国(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来的,而身毒又是从离他们几千里远的巴蜀那儿来的。张骞极力向汉武帝建议开通从蜀地到身毒的道路。汉武帝又动了心,于是派了好些人去打前哨,探寻从蜀地到身毒的捷径。这些人在寻找的过程中,走到滇,滇王热情地款待了他们,并派出了十余波人帮他们去打探道路,但始终没有找到这个身毒国。
再后来,南越造反,汉武帝调遣西南的少数民族部落去帮忙一起打南越,其中一个叫且兰的小国国王害怕他随军走了之后,他周围其他部落的人会趁机掠杀留下来的老弱。思前想后,他突然心一横,杀了汉朝的使者和他们那个郡的太守!
这还了得!朝廷马上通知巴蜀原本要去打南越的八个校尉先行去把且兰给灭了,再去打南越。可南越太不经打,八校尉还没到呢,就已经被灭了。这八个校尉刚杀出性子来,于是就顺手把一个经常破坏西南少数民族和汉朝之间友好往来的小国头兰给灭了,再顺势一路杀了过去,什么邛君、筰侯都变成了刀下鬼。
这样一来,西南各少数民族部落就都老实了。汉朝就把这一片归整了一下,设置成了几个郡。夜郎在这之前本来依附南越,此时也立马转向,投靠了汉朝。因为他实力比较强,还得了个夜郎王的职位。
现在就只剩下滇了。开始滇还思量着自己有几万人马,旁边还有俩同姓部落可以唇齿相依,应该可以和汉朝相抗衡吧!(顺便说一下,滇王是先问出“我与汉朝熟大”的那个人,后来夜郎王也问了这么一句,就演变出“夜郎自大”这么一个成语。)汉武帝派人先把他周边那两个部落三下五除二给灭了。此时滇王才终于开始体会识时务为俊杰是啥意思了。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滇王立马投降了汉朝,不但没受到责怪,还很受宠地被封了个滇王(让司马迁他老人家很是感叹了一番)。
至此,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开始了民族统一的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