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班主任

标签:
育儿公关家长委员会班主任老师 |
“公关”班主任
金钱公关害人害已,老师不收礼,考的是家长的情商。
文/耶雅亿
有了月薪上万元的高管丈夫和保姆的双重保障,儿子肖铭进入本市最牛的小学后,云祺辞了职,一门心思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肖铭一年级读了半年后,云祺才无意中得知这个班有个小众的家长委员会,其成员大部分是跟她一样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主妇。
于是,她积极响应加入组织,听到家长委员会的妈妈们私下讨论班上的家长们各种夸张送礼招数,这才想起自己疏忽的公关学。无论怎样,不能让孩子输在自己的“公关”上。打听到班主任赵翊不爱收礼,云祺犯了难,在“拼妈”的洪流中绞尽脑汁。
送礼途上,败下阵来的各路辣妈
看到众妈对班主任的用心,云祺最初是不屑,后来却也开始笃信赵翊执掌着孩子们的自信与自卑。他的一颦一笑、一批评、一表扬,关系到孩子的自我形象与班级地位,甚至是未来走向。云祺小学时,老师们笑纳好茶好酒;中学时,老师们笑纳各种提货卡。只是,一眨眼,进入新世纪,老师待遇上去了,送礼风气刹住了,这些送礼的套路,纷纷Out。
从自己所在的家长委员会中,云祺听到各路辣妈酷妈的公关大法,才发现赵翊不是个好攻克的班主任:首先是“小清新”派,送“象牙筷子、镶钻梳子、限量版钱包”等貌不惊人的小礼物,再附上诚挚动人的卡片和孩子感戴师恩的画作。这类礼物,即使赵翊一时走眼收下,也很快被退回。
退回的理由很煽情:“孩子的心意领了,大人的心意过重,诚惶诚恐。”其次是“绿茶女”派,家长会上,这类妈妈穿抹胸坐前排,打扮得花枝招展,讲起话来众人鸡皮疙瘩掉一地。她们送上的各类DIY礼物,赵翊都在办公室派发,对她们敬而远之。
再次是“白骨精”派,这类高知妈妈专攻老师的软肋。比如某博士妈妈,能帮老师发论文、上杂志、评职称;某证劵达人妈妈,剧透股票涨幅趋势;某官太,能帮老师家属提供就业岗位……不过,赵翊本身热爱写作、发稿无数、对投资没兴趣;早已评上高级职称的他,有房有车、不亢不卑;其家属们也都安居乐业,别无所需。
于是,各路辣妈的送礼纷纷碰壁。云祺在教师节和元旦,给赵翊送了两次礼,都被彬彬有礼地退回来:“您的心意我领了,礼品若不拿走,我就上缴学校。”据说那些偷偷给赵翊充话费的家长们,无不得到了同等金额的儿童书籍作为“回礼”。
在家长委员会的QQ群和微信群里,大家嘴上讨论着老师不收礼”的良好风气,心里却嘀咕着是否自己送的礼不够分量,还是没送到位?一个个微笑地点赞背后,谁不是无奈地忐忑!老师不收礼,老妈不安心,抓心挠肺地想送些什么是好。
成功送礼的“擦车妈”
可怜天下拼妈心!云祺和家长委员会的妈妈们眼睛都雪亮着,探照灯似地观察班里得到赵翊偏爱与关照的同学。然后,顺藤摸瓜,调查学生的背景,再如法炮制,准能获得赵翊的青睐。很快,一个叫宋来来的的同学浮出水面。
据观察,宋来来与赵翊非亲非故,却常在放学后被留到办公室补课,赵翊甚至送她回家。成绩中下的她竟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代表本班参加过演讲比赛……这些足以说明宋来来的家长非等闲之辈。云祺默默观察:宋来来每天都由一个聋哑老人接送上学,父母很少出现,所以云祺用盯梢的方式来了解她的家庭。
云祺尾随聋哑老人,来到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公房。云祺沉住气没有冒昧上门,她让肖铭多跟宋来来一起玩,邀请她到家里做作业。一来二去,云祺了解到宋来来的妈妈,白天做钟点工,晚上摆夜摊。她的父亲死于一场交通事故,如今照顾她的是聋哑奶奶。
有一天,宋来来的妈妈上门来接女儿。天赐良机,云祺摆开龙门阵的架势,将话题绕到了“怎么给老师表达心意”的话题上。忠厚淳朴的宋妈妈诉说自己守寡多年、拿着低保养老养小的艰辛,感念赵翊的各种鼓励与照顾。
“老师啥都不缺,我也没啥可送。我们两家住得近,我常在夜里收摊后去帮他们两口子擦车。开始他坚决不许,拗不过我就同意了。
不过,他常给来来买书和文具,也算还礼吧!”宋妈妈的一番话让云祺颇为感动。赵翊怜悯孤儿寡母,是人之常情。他或许不想让这位母亲总觉欠他太多,于是笑纳她的擦车,好让她心里舒服点,感到硬气点。看到“擦车”也可以当礼送,云祺豁然开朗,是啊!绞尽脑汁的一堆公关学,未必赢得过倾注感恩的擦车服务。
以钱砸人、以物诱人、以色示人皆不及以情动人啊!
非物质公关,送礼不如送前途
从宋妈妈那里,云祺的三观经受了洗礼,夹起尾巴做家长,不再随便乱送礼。既然物质的路线走不通,云祺就开始琢磨非物质公关。
在几次家长会上,赵翊都再三强调:“家长们积极帮助孩子做功课,认真在作业上反馈,与老师互动,积极响应学校的活动,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班主任的这番话,云祺此前都觉得是空套话,然而,换个角度想想,这话也有道理。既然老师啥都不缺,那么他需要的就是事业的绩效和人们的尊重喽。
怪不得,赵翊对某些三番五次送礼的家长会那么反感:用送礼的精神,抓抓孩子的学习该多好?!于是,云祺更认真地对待老师的每页通知、每条短信、每份问卷、每张作业条、每封家长信……凡是需要回应的,她一定洋洋洒洒知无不言。有一次,赵翊建议家长带孩子在秋假去游玩,参加征文比赛。云祺硬是让儿子重写了N次作文,请编辑部的同学修改,投稿上还署上校名和指导老师赵翊的大名。
当这篇文章获奖之后,赵翊在家长会上表扬了云祺。他脸上的喜悦与光荣,俨然比收任何礼物都高兴。云祺逐渐成为家长委员会的骨干,她抓紧自学《美工常识》、《木工入门》、《新手养花入门》、《花鸟虫鱼大全》。她带领家长们参与到“美化教室”、“绿化校园”的活动中。废床板做的花架、旧红包做的灯笼、彩纸塑封的学生照片串成风铃、各种娇贵花草欣欣向荣……儿子的班级毫无悬念地荣获全校第一,赵翊在领奖时感言自己拥有一群最好的家长后援团!当未婚闺蜜进入云祺的书房时,一桌子的微型电锯、塑封机、打孔机、各色彩纸、各种木板竹条、塑料泡沫吓得她们声称“再也不敢生孩子!”云祺却自豪地说:“这都是做妈的必备素质,没这些变废为宝的本领,怎能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博得班主任一笑呢?”云祺更多给儿子灌输“公平竞争”和“关注弱势”的理念,在小队活动和家长群里,发起“捐旧衣”、“探孤寡”、“献爱心”等活动。
在活动中,云祺的公关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赵翊甚至还加了云祺的微信,在她所发的“真善美”、“颂师道”、“倡反腐”等主题的文章后面点赞。云祺也成了赵翊微博的粉丝,凡评论都引经据典,陶行知、夏丏尊、苏格拉底,她张口就来……转眼间,儿子已经三年级了。除了教师节例行的一朵康乃馨,云祺再也没送过任何东西。
如果你看到她每天早晨穿着脏兮兮的橙马甲,在校门口协助指挥交通,而许多老师看到她时都会摇下车窗热情地打招呼,你千万不要觉得奇怪。一个妈,能修炼成这样,哪颗人民教师的心不会被融化啊?!
(版权所有,严禁一切商业用途的转载)
前一篇:孩子称王的时代
后一篇:吴莫愁........魔女也清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