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夏健强的画

标签:
休闲 |
分类: 《家人》 |
文/本刊记者
张晶愈发黑瘦,深凹的双眼下隆起高高的颧骨。谈话间,她一直强调要忘记过去,重视现在,但话题却始终绕不开丈夫夏俊峰。
三年前,夏俊峰杀死两名城管,案件震惊全国。在夏家彻底坍塌的这三年,张晶把儿子夏健强培养成了全国知名的小画家,其作品在北京、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展出,得到众多艺术家的认可,还出版成画册。
5月7日,夏健强的第一本画册《夏健强的画》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张晶在台上一直鞠躬,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想把12岁的儿子也带上台,虎头虎脑的夏健强却死活不肯,张晶抱着他的腰一步一挪,好不容易上了台,一松手,他又开溜了。台下恰好有观众提问夏俊峰的事,夏健强突然顿住脚,一脸神伤地回头望向张晶。
看见儿子无助、茫然,张晶很心痛,同样也很无奈:“我不想把儿子推到公众面前,但希望他经常出来走走,别再闷在家里对着画一声不吭。况且,我也不敢让人们忘了夏俊峰的事。”
小摊贩的幸福生活
一个家庭的坍塌
三个家庭的破碎
张晶成了这个家庭的支柱,带孩子、照顾公婆、日夜为案子奔波,忙得天昏地暗。只有初中文化的她从零开始,学用电脑、学习法律常识、锻炼思考和表达能力,关心一切可能影响夏俊峰判决的国家大事、政策变化。认识的人都感叹:“你变化太大了。”
即使做了这么多,在一审判决前,她还是从律师那里得知,所找的证据依然不足以帮夏俊峰洗脱罪名。于是,她决定去找被害城管家庭,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原谅,“只要他们原谅,他的罪就可以轻一点。”
张晶来到申凯家,忐忑地叩开申家大门。申父一见是她,瞪着红肿的双眼说:“你来干什么,滚。”说着就要关门。张晶赶紧把左脚伸进门,“申叔,我来看看你们。”“不要你猫哭耗子假慈悲。”张晶硬着头皮走进屋,屋里有点乱,桌上布满了灰,显然屋子已很久没打扫了。屋中央挂着申凯的遗照,张晶看着照片愣住了,他和他差不多大吧,如今却没了。她心中闪过一丝难过。
突然,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妇女冲到张晶跟前,恶狠狠地抓着她的衣领一面吼道:“你还敢来!”一面不停地撕打她。张晶任由她发泄,她希望她发泄完了,就可以原谅他了。但直到她累得瘫软在地,嘴里还是嚷着那句“杀人偿命。”张晶看着这个失去丈夫的女人,突然心生愧疚,说道:“大姐,好好活着。”泪瞬间滑落脸颊,她似在安慰别人,又似在安慰自己。
张晶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另一个城管张旭东家里,依然没有得到好脸色,但她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往返于两个家庭,每去一次,内心的忏悔就多一些,“起初,只意识到自己家庭的惨状,后来才觉得,其实他也破坏了别人的家庭。”
即便张晶一次次地去哀求,希望他们原谅他,但始终没有得到他们的宽恕。2009年11月15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夏俊峰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旁听审的张晶心痛欲裂地抬头,瘦成一条线的他站得摇摇晃晃。他一直没看她,在离开前才望向她的方向,她不敢哭,却看到他抽泣着离开。
坚持上诉到底,张晶又开始日复一日地奔波,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只求他能活下来。”
2011年5月9日,夏俊峰案二审宣判,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裁决,维持一审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听完审讯,张晶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自闭的孩子
事发后的三年里,张晶一共在法庭上见过夏俊峰四次。不能见面,不能写信,只能托律师传达消息,夏俊峰说得最多的是:“好好生活,好好照顾家里和儿子。”
但一心扑在案子上的张晶却忽略了儿子的情绪。在等待复核结果的日子,全家人默契地三缄其口,不提夏俊峰。
夏健强看到那些幸福的一家三口,总会别过头不忍直视,还在日记里写道:“我好想大哭,可我不敢,怕妈妈伤心,怕家里人伤心。”
原本活泼的他越来越沉默,放学后从不下楼玩耍,总窝在家里画画。他的画被传上网,网友们都说画虽充满童真,但仔细看,会发现心理阴影:繁花盛开的草地上站着个女人,不远处却有一个黑色人影被困在牢笼中……
去年10月,夏健强被同学打成轻微脑震荡却不敢还手。气急的张晶冲他吼
在张晶的陪伴下,夏健强逐渐开朗起来,而他的画作也赢得众多艺术家的赞赏,部分作品还被制作成台历。大众赞美夏健强的绘画天分,生怕他因夏俊峰而毁了前程,于是纷纷向他捐款,希望他好好画画,好好学习。
在这些好心人的资助下,夏健强的画不仅在全国各地展出,去年底,张晶还拖着重重的162幅作品前往北京,为出书做准备。而今,第一本画册已顺利出版。
因为出画册,夏健强成了学校里人尽皆知的小画家,丢失的自信逐渐找了回来。张晶托律师把儿子的画带给夏俊峰,希望他多一些活下去的信心,“他一页页地翻,边看边哭,让我以后少给他存生活费,都给孩子画画用。”
尾声
夏俊峰的死刑复核结果依然遥遥无期,张晶知道最长的复核可能长达十几年,因而希望快点有个结果,却又担心那不会是她想要的。所以,她频频地带着夏健强出现在公众面前,希望公众不要淡忘夏俊峰案:“这或许能影响复核结果,我只要他活着。”
张晶说,她常常回想起被夏俊峰杀死的城管,其中一个城管的女儿和夏健强一般大。三个家庭的轨迹都因这场意外彻底改变。她起初为求对方宽恕,现在却只为心安,对得起无辜的孩子。“几乎不去了,怕惹对方伤心。只是把强强卖画册赚的钱分成三份,有两份留给了他们。”
她也时常教育儿子:“千万不要怨恨,世界上有很多帮我们的菩萨。”善与恶、对与错或许就像孩子间的争执,没有绝对正确的一方,站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方向也就不同了。“以前埋怨城管暴力执法、认为自己才是受害方,渐渐地,我也觉得夏俊峰反抗暴力的方式欠妥,我们也是施害方。所以,我会尽量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