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高风险变成低风险?惯常思维告诉摩擦不断的夫妻们:如果想白头到老,先把婚姻最短的那块板补上吧。
策划·执行/邹 蜜 冯英杰 李 梦 熊 玲 左 秀 孟 力
在婚姻的开始和终结上,现代人表现得越来越豪爽,“大不了就离婚!”很有几分路易十五“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豪迈。但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一项投资,对自己未来负责的人不会草率决定伴侣人选。豪爽、冲动、讲义气等词,都被过来人列入“最不受欢迎行为”的黑名单。
结束单身的理由很多,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进入婚姻都等于下注,把自己投身于风云莫测的变化中。婚姻是世界上最不靠谱也最靠谱的生活方式,知道自己想要哪种生活的人,可以把钢丝走得如履平地;但更多人带着茫然和怀疑上路,把通天大道走出迷宫的味道。
理想的婚姻,自然是低风险性质的,满足了挑战乐趣的同时,也不会有破产危险。但男女需求不同,如果将其描绘出来,会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男人只手擎天,娇妻幼子偎依在旁,享受被遮风挡雨的福利;女人手执武器,与男人并肩作战,夫唱妇随。
大部分女性想要的低风险婚姻,是安全、温暖、内敛的,被人保护,扩张意识淡薄;而男性想要的低风险婚姻,是服从、理解、刺激、扩张的,外向性强。两性心理需求的分歧导致了双方对风险的理解不同,对利益的偏向面不同——而所谓风险,除了是外界对家庭施加的压力,也是团队中个体因观念与利益产生冲突,让堡垒攻陷于内部的几率。
用最古老的木桶理论比喻,婚姻若是一只由若干木板箍成的桶,双方能达成共识的部分,就是最长的那块板,优势一目了然;充满矛盾的那部分,就是长度最短、疤痕裂隙最多的那块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块板就是“蚁穴”。
不可否认,与冲突不断的现代婚姻相比,旧式那种“妻子绝对服从丈夫”的婚姻模式,也许会因索求少、冲突少而更稳定,但它简陋,容量小,装不进更多的生活内容。现代婚姻虽然因想法太多而变得危机四伏,但它是社会转型阵痛的投影,符合男女走向平等的大势。一旦双方摸索到了利益的平衡点,婚姻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变得更牢固。
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婚姻的危机,都是从两个人相处平淡开始的。
平淡婚姻才是真?
文/冯英杰
长板:无
短板:无
风险级别:中
风险内容:“为结婚而结婚”,看上去满足了婚姻里的
各项需求,但数值都不高;因为在婚前就对各项需求进
行了现实的比对认识,感情生活一开始就缺乏活力。
风险属性:衰竭型
42岁的黄铭正和妻子王青青闹离婚。他们一直是众人眼中的“幸福夫妻”:在同一家国企工作,稳定,不差钱,有个优秀的儿子。
“一年多前,她说对我找不到‘爱的感觉’,对这种生活非常厌倦,想结束了。”黄铭说。他当时也没太难过,反而认同对方的说辞,“过得没激情也没痛苦,只差把人活活憋死。”
20年前,两人经人介绍结婚。“决定结婚是因为到该结婚的年龄了,她觉得我老实,我也觉得她挺能干的,能一起过日子。”其中也少不了父母的撮合,在他们相亲后,两家父母都认为彼此很般配,两边家庭条件也都差不多,都是知识分子,有教养。
但结婚多年,黄铭只能用“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来形容他们的相处方式。“看起来很恩爱,但其实是没什么话可聊,连架都吵不起来。后来该生孩子了,那就要吧;然后就围着孩子转,更没有什么好交流的。”平淡无比的婚姻到了中年,危机立显。夫妻俩唯一一次袒露心扉,竟是为了商量离婚。因为考虑到“对孩子、两家的老人都没法交代”,二人最后竟商量出一个荒唐的解决办法:约好先不离婚,以单身的名义各自寻找心动对象,如果有一方找到了,他们就好聚好散。
为表示诚意,两人还立字签名为据,说明这是协商达成的共识,没有过错方。在这种荒唐的点子上达成共识,两个中年人突然找到了婚姻的刺激,觉得生活有趣起来。
一开始,王青青明显胜出。四十出头的她常被身边的人赞美“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10岁”,在一些婚介所举办的大龄青年聚会上出尽风头。她自认找个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并不难,因此变得有些挑剔,对追求自己的那些大龄男士耍着小女孩的性子,尽情享受这种“光明正大的婚内偷情”带来的刺激感和新鲜感。
可当黄铭告诉她自己已找到女友、要求离婚时,她完全被吓傻了。“她一直觉得我长得丑,配不上她,人也木讷,不懂情调,不可能比她先找到意中人。”黄铭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找到女友,“她是我的初恋,后来听说她离婚了,就去看了她,然后就在一起了。”
王青青坚决不同意离婚,她后悔当初的举动,更没想到平时老实巴交的黄铭,离婚态度却异常坚决。即便这样,她仍不清楚跟黄铭之间的问题出在哪儿,不服气的她又有了另一个荒唐的点子:“我不反对你跟初恋交往,但必须等我也找到新的一半再办手续。”
黄铭这次却对初恋动了真心,他拿着当初与妻子的协议,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是否能以此向法院起诉,却被告知他们的协议是无效的。
但这对夫妻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王青青清楚地知道她和黄铭之间的感情,经此一闹荡然无存。如果一开始他们就能理智地面对平淡的危机,注重培养感情,这段婚姻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而把婚姻当儿戏,在婚内玩火,却注定只有一个结局。
(更多关于《高风险婚姻》的策划文章内容,请关注正在热销中的《家人》2013年第9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