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人》 |
35岁,离异,得过癌症,带着13岁女儿……梁雅骊还“胆敢”给自己的未来丈夫标准开出13个条件,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定制丈夫流程,在短短100天里成功地把自己嫁给了一位身价千万的跨国集团总经理。
文/本刊记者 范佳丽
记者面前的梁雅骊皮肤黝黑,不施粉黛。拿她的话说,把我和一群年轻女孩儿放一起,瞬间就会被淹没。“但是,我一开口,就必定能擒住所有的目光。”接下来近3小时的采访,这个首度提出“婚商”概念的女人,用发生在己身上的一切,证明了这份自信。
人生差点崩盘
“咚”的一声,梁雅骊从椅子上跌坐在冰冷的地板上。一秒前,面前的医生指着眼前的检查结果,一字一句:“三期绒癌,已经转移到肺上……”
2005年冬天,这个35岁,在北京一家证券公司当客服部经理的高级白领,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一个她常见的金融术语——崩盘。
回家的路上,她像祥林嫂一样絮叨:我死了,女儿怎么办,妈怎么办,弟弟妹妹怎么办……唯一没想到自己。据她后来总结,如果那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也许根本活不下来。35岁的人生,如同几声轻不可闻的叹息,除了给她留下一段失败的婚姻,一个13岁的女儿,仿佛什么都没能抓住。
住院化疗,梁雅骊问医生:“我怎么才能活?”几小时前,她隔壁病床,一个38岁的女人,抢救时七窍流血而死。她透过泪雾和恐惧注视白布蒙上女人的脸,好像那里躺着的是自己。“你要是能做到不吐,靠自体的机能提升免疫力,或许几率会大点。”医生撂下话走了。
谁能化疗的时候不吐?梁雅骊。
无数次顶到嗓子眼,又活活生咽下去,她不想死,不想那样死。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化疗,药物要是不小心洒出来便能灼伤皮肤。她小心翼翼躺着,一动不动,思维却是活络的。
旁边床新来一个年轻姑娘,吐得稀里哗啦。同样年轻的丈夫仿佛不需要休息,不停给新婚妻子按摩,半夜12点花两小时买回稀粥,一勺勺喂,再心疼地看着她再吐出来,再收拾,再按摩……直把梁雅骊羡慕得紧,如果这是日子,那么自己以前过的叫什么?于是,她更不想死,必须活下来,尝尝一个女人的幸福究竟是啥滋味。
出院那天,医生觉得奇怪:“你这家伙,创造两个奇迹啊,一,竟然没怎么掉头发,二,病灶消失得出奇地快!”她笑:“头发掉了,咋找对象啊?”那个活泼的东北女人又回来了。
定制丈夫
“领导,我这段儿时间只能花20%的精力干工作,剩下的全力找对象。”证券公司的老总,一脸同情地望着她,心想大病初愈,一切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梁雅骊却铁了心。和高企的斗志相对的,便是她在一般人眼里太显而易见的劣势。
“35岁,皮肤黝黑,离异,带孩儿……已经算是困难户了,我还敢生病。三十几岁的男的要找二十几岁的,四十几岁的要找二十几岁的,50岁的看你有孩儿直接PASS,也就剩55岁以上的可能了……”姐是大白菜吗,梁雅骊忿忿不平。
有想法,没办法,那就是个梦。可她早过了做梦的年纪。放眼望去,爹妈从年轻吵到年老,弟妹家也就凑合,谁能做她幸福的模板?她突然想到一个嫁给德国人的姐们儿,其貌不扬,老公巨帅,还对她特好。
“你咋就能得到这结果哩?”梁雅骊请她上北京超贵的馆子吃饭。“不幸只是无知的借口。很多女人刚结婚挺幸福的,时间稍微长点就不行了。”梁雅骊一额汗,这不说我吗。
“我老公最佩服我的,就是我处理危机的能力。夫妻没对错,只要和两人快乐无关的,我统统过滤掉。”梁雅骊想到了前夫,想到了那些面红耳赤,心想原来不幸也是有模式的。
“幸福的婚姻一定是你做对了大多数人不明白的东西。”临别,女友意味深长地赠了她一句话。梁雅骊步履沉重地走在路上,“我这辈子就为了幸福而生,绝不再走进苦难之中”,这誓宣得近乎悲壮。
“一,比我大5到10岁的;二,前夫1.84米,我要找1.80米以上的;三,我虽然黑,可不喜欢比我更黑的;四,要接受并爱我女儿,最好他有个儿子,儿女双全;四,我喜欢旅行,找个爱玩的,有海外背景的,总经理级别以上……”梁雅骊洋洋洒洒列了13个条件。
密友看得前仰后合,“这里边能有二条能达到,算你赢,比你年轻漂亮没结婚的,也不敢提这条件。”“走着瞧,一年之内必找到,不然跟你姓!”梁雅骊不服气地朝对方挥了挥小拳头,放下来才知道这话说大了。
或许,这世上不待见她的男人确实占多数,那为何不能把能接受她全部真相的那些吸引过来呢?“这就和营销管理中的鱼塘策略一样,同一个鱼塘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鱼,鲤鱼喜欢在下面,草鱼喜欢在上面,你想钓鲤鱼,却把鲤鱼的饵投到水面上,当然不行。”
“如果你把35岁的女人当做正在绽放的花,如果你把皮肤黝黑看成性感,如果你认为带着孩子是有责任心,如果你把得过癌症理解为对抗生命的成功……”几个如果,梁雅骊就把自己的弱势包装成了优势。确定了“让目标人群直接找到我”的策略,她开始推广自己的品牌。很快,一封中英双语的信,在几大征婚网站迅速流传开来……
“只有女人温柔的怀抱,才是男人力量的家。我很小就有一个愿望,要是有一个敬之如父、爱之如夫、宠之如子的男人该有多好。夜晚相拥而眠,晨起相视而笑……”一封缠绵悱恻的情书,让梁雅骊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行销了出去。
肯·戴维斯,是她见的第16个男人,美国人,46岁,美资跨国集团总经理,前妻过世,带着12岁儿子,相识6天从上海飞来见她,交往3个月确定结婚……离她确立“找丈夫”项目刚好过去9个月。
有人问肯,你觉得梁雅骊好看吗?他老实答:我不记得她五官具体什么样,只知道她进门时那一脸的笑容特别美。梁雅骊知道这就是她要找的男人。
“重组公司”赢利模式
“婚姻就是,两家各出一个法人代表,互相都有收获,有利润产生,还得照顾各方股东利益。”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梁雅骊和肯结婚,带着女儿到了上海,一个特殊的四口之家建立了。第一年,挺好;第二年就叮里哐啷有事了。
和一般的再婚典型矛盾不太一样,梁雅骊和肯感情不错,问题出在肯和儿子强纳森紧张的父子关系上。强纳森正出于青春叛逆期;父亲肯又比较粗线条——“10点了,给我上床睡觉!”“我不!我要12点睡!”诸如此类,命令的结果就是剧烈的反抗。
父子间硝烟弥漫,自然波及池鱼。那段时间,梁雅骊很胶着。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拿出当初“找丈夫”的势头扭转乾坤。
梁雅骊花更多的时间陪儿子,特别是在父子争吵后,和孩子玩玩游戏,聊聊天,散散步,男孩的情绪明显舒缓很多。然后和丈夫推心置腹:“咱们在一起快乐,是因为我们会互相着想,你试试感受一下孩子的想法。”肯似懂非懂。
“儿子,10点了,爸爸累了,你看我明天还要上班,咱们去睡觉好吗?”父亲开始抽时间陪孩子玩,语气也变了。“好的,爸爸。”效果显著。
“亲爱的,你真棒!”肯差点没把妻子举起来。“你看雅骊说的……”之后便成了这个美国丈夫的口头禅。这也让梁雅骊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家庭幸福的决定权绝对在女人手上。
现在,强纳森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找继母,然后扛起来绕全家一周;贴心的孩子还会买回她最爱的生鱼片,放在她一眼就能望到的地方……“这儿子,敢情是给你养的。”肯做吃醋状,脸上却笑意吟吟。
而那边厢,家里有住家保姆,肯却坚持自己开车接送继女上下学。他早上9点上班,7点送孩子出门,7点半就到公司……5年来,除了出差,风雨无阻。“她是你的女儿,我必须让她安全。”常听这美国大老爷们叨叨,梁雅骊心里却有花开放。
经济上,肯负责养家,是老外里特传统的一类。“我爱你,就会把你的一切当成重点。”正是他主动提出给东北的岳父母在海南买了房。远在夏威夷的公公生病,中国媳妇也是飞去全程陪护……看着父母相爱,小姐弟的关系也自然融洽,常相约楼下羊肉串。
5年了,这个“重组公司”眼瞅着一片良性循环、欣欣向荣,股东们也乐在其中。
把保姆嫁出去
2009年,梁雅骊家来了个保姆,据称丈夫在家务农,有两个孩子。保姆手脚麻利,打扫做饭理家样样精通……
可半年后的一天,这个梁雅骊最满意的保姆却突然在她面前痛哭:“太太啊,我没和你说实话。”梁雅骊心里咯噔一下。
“我啊,其实老公已经死了,有三个孩子,两个初中,一个高中。别人看我还成,一听我三个孩子,都闪了。”保姆说到辛酸处,泪流不止。
“我中国人家也做,外国人家也做,从没见你们家这样的。你出差,先生就不怎么说话,你晚上回来,他下午就电话说,快点做她爱吃的汤。你7点到家,他6点半就在门厅等,过10分钟就撩开窗帘看。你怕蚊子,他就每个房间都点上蚊香,还把你的名字编成歌唱。你睡觉睡到自然醒,他就嘱咐我,10点半前不能用吸尘器……”
保姆说得两眼放光,“看你们这样,我本来早就不敢想,可现在无论如何也要再试试。”梁雅骊听乐了,“行啊,我支持你,我还可以教你咋找。”
她鼓励她周末走出去,参加各种活动,学会和人打交道,认识人。“别人要是嫌我是个保姆咋办?”“这不正是你的优势吗?你贤惠,善理家,做的菜都可以开餐馆了。女人不仅要好看,还得好玩好用。”梁雅骊把自己当初那套弱势变优势的理论嫁接到保姆身上。“你不能避讳你有三个孩子,你要找的男人一定是要接受你全部真相的。”
最后,一个许诺要待她孩子如己出、年薪40万的建筑商,娶走了保姆。临别前,劳资双方依依不舍。“保姆我可以再找,她的人生却就此有了新篇章。”从此他们家,各种邮寄土特产常年不断。
“雅骊,你不能再一个人偷着乐!”保姆事件令一群单身女友看到了希望,纷纷要她出面传授机密。“不存在婚姻的弱势群体,做对事就能有正确的结果,婚姻要智慧,就和智商情商一样。”在朋友的鼓动下,2009年10月,雅骊婚商教育机构正式启动。
2011年11月,上海万人相亲大会现场,梁雅骊大胆打出“找老公培训”旗号,吸引众多剩女的注意,还惹来了媒体。在场乐呵呵不停派发宣传手册的肯,成了最佳形象代言人。
“这事儿太好了,不仅中国人需要,外国人也需要。”保姆事件也深深触动了肯,他甚至不惜放弃跨国公司16年的经验和职位,毅然成了妻子最大的同盟军。
“普通的女人,是让你明白,你看我做了这些事,你得对我好;智慧的女人是让男人醒来,她为我做了这些事,我得对她好。”梁雅骊觉得自己的亲身经历,比什么都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