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父亲的梦想
(2011-02-27 15:38: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人》 |
“我要永远地爱你,因为你是我唯一……”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爱。
文/本刊记者 范佳丽
你是唯一
“我要永远地爱你,因为你是我唯一,我知道你会祝福我,一路与我同行……爱我,永远陪伴着我,爱我,给我温暖欢乐……”
李映峰和李文琦组成的“唯一父女组合”参加2010年江西电视台的山水情歌大赛,获得总冠军。一曲《你是我唯一》让大家对父女俩印象深刻。
为了参加比赛,12岁的文琦整整请了18天的假,创了之前的记录。“唯一组合”在京城早已小有名气,父亲时常会带着她穿梭于各种演唱场合。虽然经常请假,她的成绩仍然在班里名列前茅。在老师同学眼里,漂亮、聪明、多才多艺……李文琦几乎是完美公主似的存在。
没有演出的日子,文琦放学后去的第一站永远是父亲的音乐工作室。在那里,李映峰会训练她弹吉他和唱歌,然后父女俩再相伴回家。吃完晚饭,她便马上开始做作业。因为经常请假,她必须花更多的时间补上落下的功课。和唱歌一样,这个要强的女孩不允许自己任何一面比别人弱。
多年来,父女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文琦眼中,父亲除了是父亲,更是导师、经纪人或别的什么。
恩赐和其他
女儿身上寄托着父亲的音乐梦。
十几年前,李映峰还是一个忧郁青年,和现实关系紧张。留长发,爱抱着吉他嘶吼,从北师大物理系毕业很多年,不工作,吃家里用家里,成天价就知道写歌唱歌。对音乐,用痴迷两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他唯一的梦想就是在这条路上能混出名堂来。
也卖过几首歌,一首2000元,当时有名的老狼还唱过他一首歌,随之而来的,便是漫长而黑暗的无人问津、四处碰壁。
梦想终究不敌现实,李映峰选择了向现实妥协,谋到在《精品购物指南》活动部的工作,一干12年。吉他被尘封在床底。结婚了,女儿文琦出生了……上班下班,回家逗孩子玩儿,不做梦的日子就跟北京的秋天一样,一翻就过了。
直到文琦4岁那年,李映峰夫妻带她参加教会活动,小姑娘怯生生站上台,张口一句“耶稣我爱你……”那空灵嘹亮的童音顿时穿透整个教堂,妻子哭了,底下很多人都听哭了。
“你这孩子的嗓子是上天恩赐的,你该干点什么。”回家路上,李映峰脑海里一直回响着这句话。他有些纠结,如果女儿和他一样迷上音乐不一定是好事,然而蛰伏了许久的心思终究是有些活了,痒痒的。
没过多久,李映峰就给女儿买回了钢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培养计划。
唱歌的小孩
和所有家长一样,李映峰欣喜地发现了女儿的优点,便开始着力把女儿往音乐路上引领。
一开始,文琦对钢琴感兴趣了几天。可当她发现这个新玩具光玩不行,还得不停练,练不好还会被责骂,还剥夺了她出去玩的时间,小姑娘说什么也不愿意碰了。
每当碰到文琦不肯练琴,李映峰就会变一个人,他会大声骂甚至动手。他和所有父亲一样充满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仿佛看到女儿守着巨大的宝藏,却任其荒芜。
陪着女儿练琴,他又拿起了那把弦已生锈的吉他,让他再一次离音乐很近。“以前我想练,可家里不让,现在文琦这么好的条件……”可就跟当初父亲从不过问他的意愿一样,他也没想过问女儿一句——你喜欢吗。
文琦至今记得不知是几岁的某一次,她又因为什么原因不想唱歌,也可能是唱得不投入,父亲提起小女孩扔床上就打。看到孩子哭得可怜,做父亲的似乎也心软了,告诉她:“这是为你好,懂不懂?”小女孩不懂,只知道不能挨爸爸打,只知道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这些年里,文琦很少有其他女孩那样的休闲时光,她的业余时间都是在练琴、唱歌、表演中度过的。李映峰刻意带着女儿参加各种有歌唱表演的活动,文琦主唱,他和音伴奏,无形中形成了父女组合的形式。渐渐的小有名气,李映峰仍不时苛责女儿。
每次受责骂,文琦都不想再唱歌。这让李映峰光火。“这是你的天赋,你必须得用!”李映峰也说不清为何一看到文琦不勤奋就上火,孩子还小,那么是自己年岁大了?
有人说,李映峰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了,和其他逼着孩子学钢琴、学跳舞、学别的什么的父母一样,为了大人的私欲夺走孩子的童年。对这种说法李映峰极不认同,在他眼里,女儿是不错的坯料,父母有责任帮她成型。
“我不想孩子将来埋怨我。”正是这样的理由,让李映峰和类似的其他父母,以爱的名义鞭打着孩子,也抽打着自己跌跌撞撞往前赶。
拖后腿的手
李映峰培养女儿的宏大计划有一个强劲的阻碍者——妻子李晖。
当他还是个长发摇滚青年的时候,每天写歌唱歌,常常食不果腹,李晖一直默默陪在身边,直到成为他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在他为了梦想穷困潦倒的时候,李晖不离不弃,可在对待孩子上,没少和他正面冲突。
最初丈夫责骂孩子,她都委婉地提醒:“你要淡定,孩子还小,不能逼。”渐渐地,孩子委屈哭泣的次数增多,李晖直接和他理论。“你这是在把你的梦想硬安在女儿身上,你自私!”吵得最凶时,她会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如同一只母兽。也许,作为一个女人,她可以容忍丈夫像孩子一样执着于梦想,却不允许孩子的童年乃至整个人生背负过多。
“你,不懂……”每每,李映峰总是无言以对。他承认自己陷入世俗比较多。他就是不甘心,“女儿条件那么好,完全可以在音乐路上有所成就。”他坚持认为不能由着孩子,那样会害了她。
夫妻俩一为女儿的事吵架,便会有三四天的冷战。李晖很少去看父女俩的表演,这个家里,更多是李映峰在为培养女儿的事忙活。对于丈夫的固执,李晖一直冷眼旁观。她希望他能把这事儿看淡点,希望越大,失望可能会更大。
对于母亲,孩子拥有平淡幸福的人生足矣。而父亲,他有更高的期望。
不做SUPPER STAR
一次带文琦去大唱片公司造星班的经历,让李映峰心理起了很大的变化。
几十个小孩一字排开,卖力扭动,跳的都是日本韩国的流行舞。每隔一支舞,孩子们就会被领着大喊:“我是SUPPER STAR,我是SUPPER STAR!”
从未跳过舞的文琦,笨手笨脚,好几次差点摔倒。李映峰很快牵着她离开了。那一刻,他想了很多,更多是反省。他那有着天籁般嗓音的女儿,却跳不好一支简单的流行舞。在她的生活中,还有多少是她不会的?还有多少本可以带给她乐趣,而被他生生阻断在唱歌之外的?从摇滚青年到现在的普通中年,他已经意识到梦想不等于人生,那么女儿的人生呢,是不是只能有唱歌一件事?
在按自己的模式培养女儿的过程中,李映峰发现自己不是孤军作战。带着孩子挨个唱片公司地跑,花钱录MV,买服装,带他们参加各种比赛,找各种关系……这样的父母还不在少数。李映峰在他们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渴望女儿成名,但不想以这样流水线似的、急功近利的方式。
做父母的,需要慢下来,让孩子闻闻花香,听听小虫的叫声。当感觉再一次忍不住要苛责女儿的时候,李映峰都会想起造星班的那一次经历,他会在心里提醒自己,你只能做个带路人,而不能为她作决定。
文琦终究是一天天长大了,个儿蹿得飞快,站在台上跟李映峰看上去一样高,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她身上。总有一天,女儿会挣脱开他的手,自己走。原来这感觉,远比自己唱不了歌、她成不了名,更加使作为父亲的李映峰感到难过,甚至使他时常有泪流满面的冲动。
生命是不断的轮回。当年,父亲希望他和自己一样做个钻研学问的人,和他现在想让女儿文琦走音乐之路何其相似。也许愿望没有对错,错的只是方式。他庆幸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