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洋老公爱说“对不起”
(2010-07-26 09:20: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人》 |
这些“对不起”里,除了道歉、难过、同情、不忍、以及深深的自责外,还代表着“我爱你”。
文/李一曼
和彼得结婚后我迁居英国,发现“对不起”和“谢谢”是英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英国人的“对不起”,不光是道歉,还有难过、遗憾、同情、不忍、无奈等意思。
有一次彼得高兴地指给我看一只大蝴蝶,“快看,英国也有蝴蝶!”
“怎么是灰色的,一点也不好看!”我有些失望。
“对不起。”他带着歉意说。
“中国的蝴蝶有各种颜色,非常漂亮。”我皱着眉头看那只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灰色蝴蝶。
“噢,非常对不起!”他更加诚恳地说。
我不敢再抱怨下去。我忘记带眼镜,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正在写东西突然电脑死机了……不管我因什么而不快,彼得都会对我表示歉意。如此频繁的“对不起”让我真是不习惯。直到那天下午。
那天下午我们上车准备外出,我突然想起忘带了东西,赶紧下车向门口跑去。我们的房子在半山坡,为了保持房子的基础在一个水平面上,门前的石阶高度沿着坡度逐渐升高,到门口时,高度已经几倍于起始阶面。我心里着急,跑得飞快,右脚被坚硬的石阶狠狠地绊了一下。
我只觉得眼前一黑,继而金星闪烁,双腿和膝盖钻心地疼痛,那疼痛从骨头缝里传出来,像锯齿一样切割着我的神经。
“不要动!”彼得在身后大喊。
膝盖着地前没有任何缓冲动作,加上巨大的冲力……我曾经是护士,见过很多这种运动损伤病例,这通常会造成膝关节内的半月板损伤甚至破裂,那是需要做手术的!
彼得跑到我身旁。“对不起!对不起……”他半跪在我身旁,紧紧搂着我,语无伦次地重复着“对不起”。
我突然觉得非常软弱,非常想哭。就像小时候生病时被妈妈搂在怀里一样。想到我可能骨折了,可能要去医院要进手术室,我怎么用我可怜的英语和英国医生沟通?想到这些,我害怕得浑身发抖。
我低着头,彼得把脸贴在我的头发上,难过地说: “对不起,我不是个好丈夫,我没有照顾好你。我也曾在这个石阶上摔裂了踝骨去了医院……我应该提醒你,可是我忘了,对不起,对不起……”彼得的声音颤抖着,搂着我的胳膊也在颤抖。
这一声一声的“对不起”,像一股股暖流流进我心里。我曾对英国人那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对不起”不以为然,但是今天,彼得的每一句“对不起”都饱含着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痛惜和爱怜,还有真诚的自责和悔恨。
我慢慢平静下来,不再害怕,也不再发抖,忍着疼痛在彼得的帮助下慢慢移动身体变换姿势,缓缓地坐在石阶上。为了确定骨头是否有问题,我试着移动一下膝关节,钻心的疼痛又从骨头缝里传出来,我忍不住“哎哟”一声,彼得赶紧说:“对不起!”我再动一下,又疼得“哎哟”,彼得赶紧又说“对不起!”
谢天谢地,我没有骨折。
彼得搀扶着我回到屋里,找出药棉和消毒药水,为我清洁包扎伤口。整个清洗包扎的过程也都伴随着彼得一声接一声的“对不起”。这些“对不起”好像精神止痛剂一样,使我在剧烈的疼痛中坚持下来。
我躺在床上,对刚才彼得那一大堆“对不起”感慨万分。我们中国人不太习惯说“对不起”,尤其不习惯在亲人之间说。即使真的错了,也觉得这句话很重,而且说出来也太生分。我曾经以为,这只是文化习惯上的小小差异,最多是一种民族性格上的区别,无所谓好坏。但是从那天起,我开始怀疑原来的想法,并且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