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人》:失恋自救法

(2010-06-25 16:35: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人》

基于礼貌原则的安慰,不见得是一剂良药,不过是效力微弱的去痛片,副作用没准更强。

文/方 希

如果说恋爱像吃席,失恋基本上像喝中药,汤剂,色黑重,味厚。有多苦别人无法感知,也无法分担。更为郁闷的是,这味药基本上只能致病,不能治病。就算是你曾经看过几百篇失恋者的文章,也根本理顺不了自己已被拧成麻花的柔肠。

人在失恋之后无论是下意识自救,还是旁人劝慰,精神基本一致,那就是赶紧走出失恋的阴影,抛弃漏船,走向新岸。其实从古至今,走出派的手法都已成套路。

套路一,投身于火热的事业中,简单说,就是不让自己闲着,把自己扎到文山会海或者订单报表中去,勤奋到让老板惊喜的地步。

套路二,感情不留白,人一走茶就凉,前脚走一个,第二个已经安坐对面。

套路三,用倾诉排毒。这套拳脚的施用对象是朋友,拉上一个就开始回忆和分析,总要探讨出个是非对错,手法基本上是夹叙夹议,车轱辘话来回说。

美国人布朗森和赖利曾经写过一本书《30天治愈一颗破碎的心》,把治愈失恋当成一个项目去完成。书中提出,从第一天开始就得制定治疗计划,每一天都有一个任务,到第30天时,你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崭新的人。这些计划中包括哭干你的眼泪,调整生物钟,睡一夜好觉,看一场喜剧,吃几顿好饭……最有创意的还是来一个分手送礼会。书中也提到了一些无法在一天或者几天内完成的大项,比如参加一个舞蹈团,甚至干脆建一栋房子。

他们写的这本书无论适用我国国情与否,倒是提示我们还有一种转移法。咱们的老祖先施用良多,翻开一部词集,绝大部分都是春闺怨妇,不是相思,便是情断。失恋者大可诉诸笔端,写点悲切的诗,杜撰一部小说。把实际的感伤变成文学的感伤,这伤也去了十之五六。

对于实在没有文学天分的人,也可以有一些变通之道。比如阿甘把捕虾船命名为“珍妮号”,有条件的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定以情人之名,如“王志红臭豆腐”、“李大力痔疮栓”、或者“张红梅集成系统”、“梅发看导航仪”……没有条件的,可以偷偷将别人的产品重新命名。

在诸多失恋药方中,比较特别的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实践的,他无疑是个多情的人,失恋的次数多,应对方法也花样百出。

有一次失恋,他终于放弃了各种传统方法,决定认真审视自己的痛苦,放任自己难受,不转移,不倾诉,也不喝酒来麻醉自己。在与痛苦正面相交之后,真实的痛苦只延续了七天的时间,事实上这可能在凑数,因为第六天上他已经感觉好多了。

这可能是一种另类的解决失恋问题的方式,不妨称之为审视法。痛楚是可玩赏的,也是可观察的,如同一个美女,当你的观察抵达细胞,美感已经荡然无存,当你对痛楚的态度已经变成了直勾勾盯着它的每一点发作,它也没有了发挥的空间。

失恋像伤风,每个人都想摆脱它,但就像甩鼻涕一样,越用力,越容易粘糊糊地甩到自己身上。这事儿我觉得不那么需要调整,有的人想着想着就想通了,有的人想不通但是搁下了,若干年后泛起来,还带着酸楚。无论想通没想通,就是一种过法,有的有难度,有的没有太大的难度。有的可以吸取教训,有的是独一份儿,就算是丢了,也会对这一段时间深怀感激。

有很多人,一辈子最难忘的便是恋爱和失恋。有分量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是少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