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谢与一
出个考题:假如梁山伯和祝英台没有化蝶,最终冲破重重阻力结为夫妻,他们会:A.相敬如宾,相亲相爱;B.为生活琐事经常吵架,吵吵闹闹过一生;C.感情不和协议离婚,财产分割细到窗户纸。
如果你选A,我可以肯定你是个未婚青年,或是尚处在燕尔新婚当中,抱歉,答错了,日子还长着呢。如果你选B或C,嘿嘿,恭喜你答对了,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这是我为“开心辞典”杜撰的考题和答案,纯属娱乐。我真正要说的是,爱情问题被美化,而婚姻问题被鞭挞,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名言”便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所以,那些回肠荡气的爱情问题以悲剧收场,或在进入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因为婚后的确是一地鸡毛,大事小事、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甚至是生活习惯、说话证据,都难免磕磕碰碰,乃至酿成大是大非。
但不管怎样怀疑、畏惧婚姻,怎样视其为爱情的桎梏和坟墓,人们还是前赴后继地往里跳,正如钱钟书所说:“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即使是将婚姻看得很透的人,也免不了怀着矛盾、侥幸的心理进入婚姻,也许,甲之坟墓,却是乙之天堂呢?
我有一个朋友,在30岁那年结束了他的“平淡无味、无法再忍受”的婚姻,成了一个钻石王老五,和好几个红颜知己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过了几年行云流水的单身贵族生活。但是,他最近想结婚了。不是红颜知己中的某一个打动了他的凡心,仅仅是想结婚了。“人这辈子还是要有个家。”他这样说。
家,就是婚姻的全部意义。说到底人是不可能独自生活的,不能承受心灵和生活上的孤独。而婚姻,让人不再孤独。
婚姻让恋爱双方的爱情有了一个可以装盛的容器,爱情由此如激流入海,虽无当初的热烈,却更加深沉。爱到浓时,情侣之间往往山盟海誓“许你一个未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显然,爱情的最高境界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是长相知、长相守,由情侣而伴侣。所以有人戏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人们不仅需要爱情,也需要亲情,婚姻可以把二者同时给予人们。在因婚姻组成的家庭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成员们一起生活,充满了天伦之乐。就是夫妻双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爱情也会渐渐演变成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当然,这种感情不如当初的爱情浓烈,这种生活也不如恋爱时那么风花雪月。因为生活是现实的,是琐碎的,是物质的,是不断延续的,因而不太可能是轰轰烈烈的。有歌里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唱得很浪漫,但一起变老的过程是不浪漫的。妻子生病,丈夫端茶送水地照顾;丈夫早上出门,妻子在背后蓬首垢面收拾碗筷;孩子的尿布衣服,一大堆的家务事,都是不浪漫的。浪漫可以满足一时的心理需求,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更需要这些实实在在看似平淡的生活。
茶花女年轻貌美的时候,石榴裙下情人无数,享尽了爱情的甜蜜风光。但是,一旦贫病交加,美貌不再,所有的情人都弃之如敝屣,甚是凄凉。撇开所谓“吃人社会的世态炎凉”,她的命运其实是自找的:既然在一开始就没选择婚姻家庭,自然也就无权在孤独时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人的陪伴照顾;没有承担责任和义务,没有牺牲和奉献,也就无权享有相应的权利,无权索取与收获。上天是公平的,给予你一件东西,必然拿走另一件东西。
所以要鞭挞的应该是平淡、低质、死亡的婚姻,没有爱情、更没有彼此奉献的婚姻。就像恩格斯说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而正常的、高质量的婚姻,是值得我们赞美的。
但因为美满、高质量的婚姻极难得,人们往往只看到它不圆满的地方,因而对婚姻产生怀疑。
人们怀疑婚姻,不仅仅因为婚姻生活更加趋向物质生活;更加琐碎和庸俗,与理想的爱情落差巨大,更因为很多时候,爱情和婚姻互为机会成本,选择这一个,就会失去那一个能够带来的巨大享受。很多人因此把爱情婚姻分得很清,先跟可爱之人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再找可以托付终身之人结婚成家。可见,爱情固然是熊掌,婚姻却也是难以割舍的鱼。在爱情观念呈多元化的今天,不能说这种态度是对爱情的亵渎,但可以看出人们对婚姻总是采取务实的态度。因为婚姻本就是踏实生活。
爱情不易得,美好的婚姻更不易得,能够经受婚姻生活磨炼的爱情尤为可贵。所以我们要歌颂婚姻,歌颂它的牺牲、奉献和责任,歌颂它的宽容、厚重和深邃。
爱情和婚姻本是一个事物的两种形式,就像一株开花的树,花开固然值得赞美,花谢未尝不值得期待,因为花谢之后是果实累累,花开花谢都是生命的过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