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杆有关的知识
(2008-12-08 16:57:28)
标签:
杂谈 |
球杆的养护(冬季篇)
冬季寒冷干燥,是最容易损害球杆的季节,杆头折断“飞出”的情形可不少见。此时要特别注意球杆的保养,尽量不要在果岭边缘或者沙坑里练习劈杆,因为这个季节沙坑通常因为不好保养和寒冷的关系而变得很硬,极容易造成球杆折断。你可以选择专业的球具店做球杆保养,但自己日常的维护也非常重要。在打完球之后要做好清洁,避免一些污物夹杂在球杆的接缝和杆面之间;打球前要用温毛巾搓擦杆头预热,软化杆头,避免在低温下断裂,不过如果你的球杆是钢质的,你就不能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可能造成杆面生锈,同时,最好不要用温水擦杆把,因为一般杆把是胶制的,温度的忽然降低很容易让它变得干硬而破裂。
除了以上必要的保护之外,如果有朋友一起下场,一边聊天一边打会让一个人的寒冷旅程变得容易和有趣一些。对于实在害怕寒冷的朋友,如果担心因为一个季节的懒惰让自己的球技生疏的话,可以选择每周到练习场练习一到两次。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考虑度一场高尔夫长假,国内目前有很多旅行社都推出了各地的高尔夫之旅,时间大多在3天左右,而价格也相当优惠。到温暖的海南,广东等地一边旅行一边打球,提早体验春天的感觉,对于北方的球友来说应该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选杆知识
球杆与挥杆姿势
这是一个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并无意在此引发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只是想从球具的角度出发,与大家来探讨一下高尔夫球具对于打好高尔夫球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对于各位球友在选购球具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已经开始打球的朋友都有体会,正确的高尔夫挥杆姿势比较难以掌握的其中一个原
因是:由于挥杆动作是身体左右(横向)转动,而手臂则需要上下(纵向)运动,而且要将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运动在击球的一瞬间达到相对协调的配合,才能够击出一个“好球”。这种运动方式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几乎不用,即便是在其它的体育运动项目中也很少使用,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使身体肌肉来“记忆”住这种运动方式,才能够掌握好。具专业机构测定,一个完整的挥杆动作平均时间为3秒,而击球一瞬间的平均时间为:万分之五秒!也就是说:要在3秒中将两种方向完全不同的运动协调起来,并且必须要在0.0005秒中达到“完美结合”,而且在这一瞬间中要避免任何细小的失误。
正是由于高尔夫挥杆姿势的这种难度,使大家忽视了对球具的重视,特别是对于刚刚开始学习打高尔夫球的人,往往将打不好球的原因归罪于自己的动作不够正确!其实,大多数球友难以掌握正确的挥杆动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使用符合自身水平的球具!
大家知道,各品牌的生产厂家基本上是按照“初学者、中级者、高级者”这样的划分来推出自己的产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球具!
首先,我们来谈谈初学者为什么要使用“初学者用杆”呢?举一个比较极端的(开球木)例子:长度45英寸、杆面倾角8.5度、杆身硬度X、球杆总重量350克,一般的高尔夫爱好者看到这个数据后,肯定都会觉得自己使用不了,更不要说初学者了。市场上凡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初学者用球具一般都会遵循这样的规格,球杆总体方面:重量轻、挥杆重量也较轻;杆头方面:低重心、杆面倾角较大;杆身:较软;无论是铁杆还是木杆,基本上都会采取这种设计规格。
总重量和挥杆重量较轻,是因为考虑到初学者还不会利用身体的回转来带动球杆,如果过重会使手臂吃力,造成初学者下意识地使用胳膊的力量来挥动球杆,从而无法学会通过身体的转动来带动球杆的正确挥杆姿势;杆头低重心和较大的杆面倾角设计,是为了使初学者能够轻易地将球打起来,如果总是地滚球的话,容易使初学者丧失信心和兴趣。软杆身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初学者充分体会:一旦身体与手臂的协调达到“完美结合”时的感觉,也可以称作达到“完美结合”时的证据。当初学者偶尔打出一个好球时,一般具体的感觉都会是:“好象没有用什么力气、很轻松地就将球击出很远。”
有了一定基础的球友都知道,以基本正确的姿势进行挥杆时,在通过身体的转动来带动手臂下杆时,由于杆头重量的原因,人们会体会到杆身的韧性(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弯曲),当利用好了这个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弯曲将球击出时,就会产生出“好象没有用什么力气、很轻松地就将球击出很远的感觉”,其实这就可以证明你的挥杆动作比较正确。由于初学者挥杆速度不够快,如果杆身较软,会使杆身的这种韧性感觉更为明显。
对于中级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杆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在这一阶段,由于挥杆姿势已经基本固定,而几乎所有中级水平球友的挥杆姿势均会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如果这时候再去改正姿势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PGA的职业教练Gary Wiren曾经指出:要纠正一个错误动作,需要将正确的新动作重复10000次以上。这对于大多数业余高尔夫爱好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相信不少人都会有切身的体会。此时,提高成绩的最行之有效方法末过于选择一支适合自身挥杆动作的球杆了。比如:如果球的方向性不稳定,可以选择“杆头左右的惯性能率”更大一些的、或者是能够产生更多后旋一些的球杆;而对于经常击出右曲球的人:则可以选择杆面角度为关闭型的,或者是球杆落地角度较大的,或者是杆头的重心距离较短的球具;对于希望纠正左曲球、提高击球距离、有效命中率、调整弹道高低等等要求,都可以采取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更加适合自己挥杆动作习惯的球具,来进行有效地调整,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就更加重视球具了,想必大家还记得,去年老虎“伍兹”曾公开抱怨现用的开球木不好用,并且在1场非正式比赛中使用了TITLEIST的一号木,令NIKE公司极为尴尬。在国外,职业选手使用的球杆基本上都是“量身定制”的,他(她)们对球具、特别是对于杆身的性能要求非常高。
综上所述,从刚开始学球起,高尔夫球具就对掌握正确的挥杆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此时使用不适合的球具,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地采用一些不正确的弥补性动作来进行击球,从而无法掌握正确的挥杆姿势。而对于中高级选手来说,选用适合自身挥杆习惯的球具,可以弥补自身动作上的不足,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充分享受高尔夫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当然,各位球友不应该就此认定球具比挥杆动作更为重要,从而忽略了对挥杆动作的练习,挥杆动作是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就越能够使你充分地发挥出球具的威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转自专业高尔夫用品销售维护信息中心爱吧高尔夫商城http://www.i8gol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