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物学】不同生境中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2017-11-08 16:04:46)
标签:

植物学

沉水植物

旱生植物

阴地植物

分类: 生物科学
一、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形态与结构
水生植物 一般是指能够在有水的环境中生活的高等植物,是植物高度进化的又一表现形式。水生植物一般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种类型。
(一)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往往根系少或无根系,如金鱼藻。有些种类的根系无根毛(如荇菜)。主要由于其茎叶表面的角质层和蜡质层薄,溶于水的养分能够不同程度地透过其表皮直接进入植株体内。另一方面,沉水植物通常没有机械组织的发育和分化或发育不完全,细胞的木质化、栓质化程度低,如苦草等;沉水植物细胞间的间隙大、排列疏松,通气组织发达、贯穿整个植物体,其内储藏着大量空气,以适应少氧的水环境,如穗状狐尾藻等;木质部、韧皮部结构细小、组成成分少,如水鳖等;较少有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发育与分化。
沉水植物的茎大多数柔软而纤细、呈绿色,节间长,如眼子菜等;皮层较厚,细胞间隙有空隙、气室、通道或气腔,有的皮层中不出现厚角组织,如穗状狐尾藻;沉水植物茎的中柱所占比例很小,维管束不发达,体积小,如水鳖、伊乐藻等,除韧皮部有发育良好的筛管,一般木质部仅有螺纹导管和环纹导管的分化,如毛柄水毛茛等,或没有导管的分化。水毛茛等沉水植物,茎的皮层中虽没有明显的通气组织,但茎的中央有一大气腔,维管束分散于大气腔之外,木质部中有气腔。沉水植物的叶柄不明显或很短,叶片线形、带状、丝状或很薄,有的叶片呈羽状细裂(如狐尾藻等),有的叶片薄甚至透明(如伊乐藻等)沉水植物的叶片表皮细胞外壁没有角质等疏水物质的沉积,细胞中一般由叶绿体;表皮上没有气孔的发育或缺少具有功能的气孔;叶肉组织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其内有明显而发达的气腔、气道等通气组织;多数沉水植物的叶脉中没有机械组织和明显的导管发育与分化。
(二)浮水植物
浮水植物的叶丛生,体形大小不一,须根系,根条数多少不一。浮水植物一般可分为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两类。漂浮植物均为体形小的草本植物,叶少而丛生,少根或具毛状根,如浮萍科植物。有些漂浮植物的叶片或叶柄具有气囊,气根系发达,能使植物稳定于水中生长,当水少或干枯时,其根能扎入淤泥中继续生长,如水浮莲、水葫芦等。浮叶植物如睡莲、菱属等,根状茎横卧或细而直立,叶柄细长,叶常浮于水,或挺出水面,或聚生于茎饿顶端,叶柄或叶片常有发达的气囊或通气组织。
浮水植物的根系特点与水生植物根的特征基本相同,即气腔发达、比例大,机械组织和木质部退化或发育程度低,韧皮部一般发育良好,不产生次生结构或次生结构不发达。浮水植物有较强的净化水体能力,是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水生植物。
浮水植物茎一般节间极短,其表皮细胞分化程度低,没有气孔的分布,少数浮水植物的茎有周皮发育,但不木质化或栓质化茎中的皮层组织比例大,很少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其内含多孔网状、四通八达的通气组织,储藏着大量的空气,有助于植物悬浮于水面,并能增强植株对水的机械应力。茎的中柱比例小,其木质部中的导管数目少,管壁木质化程度不高,甚至没有木质化的导管的分化。
浮水植物的叶片呈遁形,宽厚其上表皮细胞外壁厚、有角质膜或蜡质,具气孔,下表皮则不具备上述忒安。叶肉细胞具栅栏组织和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栅栏组织细胞小,细胞层数少,一般只有2-3层,且在叶肉中所占比例小,栅栏组织是主要的同化组织。海绵组织所占比例大,常为栅栏组织的2-5倍,其中具有发达的通气腔、通气道,有些植物还具有形态迥异的星状细胞,有较强的支撑和保护叶肉组织的作用,这时对水声环境的一种适应浮水植物的叶脉细小,分散于海绵组织之中,木质部发育程度低,韧皮部发育完好浮水植物的繁殖主要依赖无性繁殖,在富营养水体中,极易形成分布,甚至遍及整个水域,影响水运和水体生物的生长与分布、堵塞河道,污染环境形成灾难。
综上所述,浮水植物的特点是:根、茎、叶中有开放型的通气组织系统;叶浮于水面,为异叶面,气孔分布于叶的上表皮中,上表皮有蜡质或角质膜;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但较沉水植物完善。
二、旱生植物的根、茎、叶形态与结构
旱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植物体形矮小、茎叶表面积与体积较小,根系发达,如甘草,或不发达,如仙人掌等;茎常肉质或肉质化、多浆质,多绿色,有“同化枝”之称。如梭梭、仙人掌类植物等;叶主要朝着降低蒸腾和储藏水分两个方面发展。叶常不发育、小而厚,常密被茸毛。或退化成鳞片状、膜状,如草麻黄、梭梭等,或肉质肥厚的草本植物如芦荟。
解剖结构观察表明,旱生植物的根,有发达的周皮,其全栓层高度木质化,栓质化,皮层薄、内皮层明显有卡氏带增厚,木质部发育充分、输水导管能力强,如甘草等植物。
旱生植物的茎绿色,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甚至是唯一器官,如木麻黄;表皮细胞外壁特别厚、角质膜发达,气孔深陷、形成纵沟;皮层比例大,细胞排列紧密,外围一至数层厚角组织细胞内含丰富的叶绿体,内侧数层细胞内液泡大,构成储水组织;有些种类还具有黏液细胞、晶细胞等异细胞;中柱木质部小、具活性纤维细胞多,髓射线狭窄,有髓细胞等。
旱生植物,多具肥厚的肉质叶,有发达的储水组织,细胞液浓度高,保水力强。叶表面积与叶体积比值小,即同体积的叶,旱生植物的叶表面积小。旱生植物的叶一般没有叶柄、叶片表皮细胞壁厚,外壁高度角质化,革质光亮,气孔下陷成气孔窝、气孔沟,有时气孔窝内还有丛生皮毛,以抑制水分蒸腾,甚至具有复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发达,细胞大、排列紧密,内有大量的储水组织细胞和异细胞;有的多浆植物叶脉细小、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有些旱生植物叶具有发达的叶脉和机械组织。
三、阳地植物与阴地植物叶的形态与结构
阳地植物的叶受光、受热较强,因而它们的叶趋向于旱生植物叶的结构特征,一般叶片较厚、较小、角质膜厚、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叶肉细胞间隙较小。
阴地植物因长期处于荫蔽条件下,其结构常倾向于水生植物特点。叶片一般大而薄,角质膜薄;栅栏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海绵组织占据叶肉的大部分空间;叶绿体较大;表皮细胞中也常含有叶绿体,可利用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四、不同逆境下植物的兴涛、结构与适应性
逆境是指一切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或条件,人为踩踏、营养元素缺乏、重金属污染、极端温度、病虫害影响等均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植物可忍受一定强度或范围的不良环境条件,并在其形态胜利上产生一定的适应变化。
五、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有一下几个方面:①叶片数量多,形状扁平,增大了叶的表面积。②叶镶嵌,使叶片充分接受阳光;③叶片内有众多的叶肉细胞,每个叶肉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每个叶绿体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又是由许多片层结构构成。光合色素分布在片层结构的膜上。这种结构大大增加了光合作用面积。④叶脉分布于叶肉内,即支撑着叶片,又为叶肉组织提供水分和无机盐,同时输出光合产物,使光合作用得以顺利进行。⑤叶表面上的气孔和海绵组织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