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教育】离散式单元教学

(2016-10-01 19:34:46)
标签:

特殊教育

孤独症康复教育

孤独症

离散式单元教学法

教育学

分类: 教育学
离散式单元教学,其应用适合与任何环境有关的场景,这种方法适合于新技能的建立。如基本学者技能、语言能力、动作能力、学术技能等。从应用行为分析的角度来讲,离散式单元教学时间里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离散式单元教学特点:首先,每个单元进行的时间较短,因此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种技能进行反复练习。第二,每个单元练习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对学生来说可以较容易掌握这种教学形式。
1.目标行为:学生的反应可以是一种技能的表现,也可以是一个技能中的部分表现。
2.反应:学生在听到老师的指令后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正确的反应,第二种是不正确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老师要对正确的反应进行强化,对于错误反应或者没有反应进行纠正。纠正包括重新给予指令、辅助,以及强化。
3.强化:在离散式单元教学中,强化是重要环节,学生的任何正确反应都应得到强化。强化是指一种行为在经历一些环境变化中的变化后而产生的频率增加或者强度加大的过程,使得强化发生的环境变化被称为强化物。在离散式单元教学中每个单元结束后,如果是学习新技能而且学生产生了正确的反应,老师都应该给予强化。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强化要从“每次都给予强化”演变成为变量强化。一个学生也许会有一种或多种强化物,老师需要增加强化物种类,也需要把强化物从食物和物品过渡到社会性强化物。例如:夸奖、击掌等。
4.辅助
在指令与反应之间没有产生确定联系的情况下,辅助可以帮助这种关联的形成。辅助,仅适合短暂使用。在教授任何新技能前,老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决定用什么的辅助,同时需要决定的是如何来撤掉辅助。如果辅助不及时撤掉,那么学生容易产生“辅助依赖”,也就是说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学生不会去完成一个指令,而是在那里等着被辅助或者寻找辅助。辅助分为两类,一类是刺激辅助,另一类是反应辅助。
离散式单元教学的操作过程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第一,熟悉离散式单元教学的三个组成部分
离散式单元教学法,在培养和联系新技能方面,要求每个单元都拥有开始、反应和反馈三个部分。因此,在决定技能时需要保证这三个部分的发生。通常,大动作、精细动作、学者技能、语言能力、学术技能等都是可以使用离散式单元教学法的技能目标。
第二,把比较复杂的技能分解成微小任务
如果一项技能拥有许多步骤或者拥有许多组成部分,那么这项技能需要被分解成为小人物来教授。
第三,数据记录
在选定目标技能后,接下来需要准备的是收集数据。离散式单元教学方法可记录学生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中完成情况,学生一边练习,老师一边收集数据,这种数据叫做“原始数据”。在收集好原始数据后,利用数据生成图表,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对某一项目的完成情况。
第四,教学环境选择
离散式单元教学方法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进行。但是对能力刚刚起步的学生来说,较少干扰的环境比较合适。在这种环境中,老师与学生可以建立最初的教学控制,也可以保证老师对学生一对一的绝对关注。有些教育机构有“个训室”,但是这不代表离散式单元教学只能在个训室进行。在几个学生分享的教师、社区环境、家中,都可以进行离散单元式教学方法的练习。离散式单元教学法所代表的是练习技能的一个循环,而不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第五,教学材料选择
教学材料包括学生需要的学习材料及老师需要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顺畅地拿到需要的教学材料有助于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教学教学材料如下:①记录数据的笔记本、笔或其他工具;②学生的强化物;③视觉体现的教学项目列表;④教学材料:书、教学卡片、教学物品等。⑤可以摆放教学材料的书架和摆放的小盒子
第六,离散教学的简要步骤
在开始前学生需要来到教学区域,可以使桌椅模式,也可以是教学地毯。在这个教学区域中,老师给予学生绝对关注,学生也密切留意老师给予的指令。学生在一开始接受康复教育的时候也许不知道什么是教学区域,与老师之间也缺乏配合,这两种关系可以经过反复练习而建立。
在学生来到教学区域后,老师与学生先决定强化物,并且说明接下来练习的技能项目。之后老师获得学生注意力,给予教学指令;如果学生反映准确,那么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强化;如果学生没有反应或反应错误,那么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辅助。在这一教学单元进行完毕后,老师需要将学生在这个单元的表现进行记录。接下来老师进行下面单元练习。随着学生能力提高,强化的频率和时间长短需要调整。老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把一对一的形式改变为一对二和小组形式。
第七,教学目标的调整,保持与泛化
与其他教学形式一样,当学生的进度不理想或者有其他问题发生时,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如果学生掌握了一项新技能,那么接下来老师需要对这项技能进行保持及泛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