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传学】噬菌体的遗传重组

(2014-01-22 09:30:08)
标签:

遗传学

个子

细菌感染

情况

细菌

教育

分类: 生物科学

1.噬菌体的遗传重组和生活周期

1)遗传重组

绝大部分噬菌体颗粒含有单分子的遗传物质,这些遗传物质可能是单链RNA(ssRNA)、双联RNA。单链RNA(ssRNA)或双链DNA(dsDNA)。噬菌体个体微小,主要有宿主细胞特异性 ,即某种菌体仅能在该细菌内复制。噬菌体颗粒感染一个细菌细胞后迅速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每个子代颗粒又可感染细菌细胞,在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如此重复4次一个噬菌体颗粒便可使既是一个细菌感染而死亡。根据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科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而入侵细胞后,与宿主细胞DNA同步复制,并伴随宿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下去,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2)生活周期

A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大肠杆菌T7噬菌体是典型的烈性噬菌体。T7开始感染时,先把它的尾巴吸附到细胞壁上,将双链DNA注入细菌细胞中。接着,噬菌体的三套基因连续的进行表达。第一套早起基因,起产物功能抑制大肠杆菌RNA的合成。第二套是DNA代谢基因,主要产物包括核酸酶和DNA合成酶。第三套是晚期基因,它们的功能是合成病毒的外壳和尾部蛋白等形态所发生需要的成分。T7染色体合成之后,进行蛋白质外壳的包装,这种包装是围绕着单染色体进行的。外壳蛋白具有自我装配能力。在适当条件下就可以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包装之后,噬菌体所编码的裂解酶发挥作用消化细菌的细胞壁,破坏细菌的结构,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大肠杆菌λ、P1、f180等噬菌体属于温和噬菌体。它们感染细菌之后有两种途径裂解,裂解途径和溶原途径。

λ噬菌体感染一个大肠菌细胞时,与T7的染色周期很相似,可以进入裂解周期。不过λ噬菌体也可以进入溶原周期。在溶原周期λ噬菌体的DNA并不复制,而是插入寄主,染色体的特定区域,随寄主一道复制,但不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壳体,因此寄主细胞不裂解而能继续生长繁殖。整合在寄主细胞染色体DNA上的温和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人们把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胞,并把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所产生的这些特性称为溶源性。

2.噬菌体的基因重组

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噬菌体同时感染一个宿主细胞,叫做混合感染。共同存在同一个宿主细胞中的两个噬菌体的DNA也可以发生交换产生基因重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