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传学】母性影响

(2013-07-13 06:55:56)
标签:

遗传学

细胞核

细胞质

结论

不一样

分类: 生物科学

母性影响是指由于母本基因型的影响,使子代表现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又称前定作用。

1.短暂母性影响

在欧洲麦粉蛾虫,野生型的幼虫皮肤有色素,成虫复眼是褐色的。而突变型的幼虫皮肤无色素,成虫复眼是红色。其皮肤色素是由犬尿氨酸形成,由基因A决定,犬尿氨酸在细胞质内形成。突变型麦粉蛾缺乏犬尿氨酸,幼虫不着色,成虫复眼红色。野生型麦粉蛾(Aa)和突变型麦粉蛾)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都是有色褐眼麦粉蛾(Aa)。但是,F1有色眼麦粉蛾(Aa)和无色个体(aa)测交的结构却因F1个体的性别不同而不同。

犬尿氨酸的形成是由核基因控制,细胞质形成。母本细胞中含有Aa基因,它产生犬尿素形成色素,当Aa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A、a 卵后,这两种卵都含有犬尿素产物,与精子结合后,幼虫期Aa、aa均有色。但由于a卵没有A基因,所以aa的个体不能持续产生犬尿素,成虫时眼为红色。因此得出结论,短暂母性影响是由核基因控制。

2.持久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是由于存在于卵的细胞质中母本核基因的产物,对子代表型产生的一种预定作用。母性影响特点:正反交F1表型不一样;F3才表现为核基因遗传的性状分离比;子代表现由母本细胞核基因控制性状。母性影响的表现与细胞质遗传相似,但不是由于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而是由于核基因的产物在卵细胞中积累所决定的,因此,细胞质遗传与母性影响是有差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