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近年的困境,普遍歸咎於智能手機及流動上網的普及,公眾隨時隨地可透過電話免費獲得大量資訊,又快又方便。在生活步伐急速的香港,很多人上網大概知悉社會發生甚麼事就可以了,實在沒必要再買報紙雜誌,作更深入詳盡的探求。
馬經是搏殺生財的必須工具,很多馬迷都不會吝嗇買馬經七元。不過,傳統的馬經及刊物,確也受到互聯網的巨大衝擊,在有限的版面下,資料實在難與賽馬網頁比擬。
隨便以賽績為例,過去排位版都會刊出出賽馬匹最近的幾程賽績,稍簡單的有最近五程,較詳盡的有最近十程或更多。更熟悉賽績的馬迷,總不能將全港千多匹馬的賽績強記下來,馬經足夠提供參考輔助。然而,在網上世界,令馬經賽績不再是賣點,以馬會網頁為例,只要輸入馬名,該馬匹
在港出賽的所有往績,甚致在海外出賽的表現及健康紀錄,均一覽無遺。
傳統馬經也有刊出馬匹晨操紀錄,同樣在版面限制下,晨操紀錄只能濃縮到較近的日子,但馬會網頁就清楚提供每匹馬整季的操練概況,馬匹有否長時間停課等資料一應俱全。近年開發的賽馬程式如Racing
Touch,只要透過平板電腦就能獲得詳盡數據分析,這些優勢都是印刷版馬經或馬簿所沒有的。
無可否認,很多新一代的年輕馬迷,已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刨馬或投注,傳統馬經刊物有其存在價值,在紙媒中有相對較佳的存活條件。其實馬經的存亡,不單是從業員生計或媒體存亡的問題,賽馬傳媒有一個在提供資訊以外更重要的角色,就是監察賽事、替馬迷發聲。
來源:壹蘋馬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