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賽馬陣上偶有發生的馬蹄鐵甩脫事件,令釘甲師備受到責難,不過,行內人稱這是難以避免的意外,而且釘甲是一門高深學問,很考工夫,馬會亦不時派員往外國取經,因此本地釘甲師傅「道行」絕不失體.
一名釘甲師傅表示,蹄鐵不會因為釘得鬆而甩掉;通常都是在陣上被其它戰馬踏中,蹄鐵才會掉去,甩蹄鐵可能會影響成績,所以個別練者會要求我們把蹄鐵釘短些,減少被馬匹踏中的機會。
蹄鐵如果整個甩掉,未必對賽事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半天吊」的半甩狀態最難搞,賽道並不是平坦的,總會有凹凸,甩去一隻蹄鐵不會令馬匹扭傷足部,但要是甩一半,就可能在奔跑時弄傷腳部,情況更加不妙。
馬蹄鐵是根據馬匹的需要配製,分圓形,橢圓形,蛋形及E形等,蹄鐵完整無缺以至「爛蹄心」的馬,都有不同蹄鐵配合,作用是保護蹄甲,防止爆裂,馬匹在平日操練所用的蹄鐵.是由鐵鑄造,比較耐用,約可用三至四周;比賽則會換上鋁製的蹄鐵,較為輕便,令其發揮最高水準。
釘甲工夫甚難掌握,三級見習釘甲匠最少受訓兩至三年,才有足夠資格及學識參加升級試,一般皆要花五至七年的時間,才能晉升到一級師傅的位置,其實釘甲過程並不算複雜,但如未夠火喉,不小心釘錯位置,馬匹便會非常痛楚。
不過,有些馬匹蹄甲勞損過度,釘無可釘,甚麼蹄鐵或最好的釘甲師都無計可施,便只好用膠水貼上蹄鐵,或索性讓馬匹休戰。待蹄甲重新長回才再上征途,一般而言,練馬師會在歇暑時安排馬匹解下後腿蹄鐵,在出操時才重新戴上,便可有效減輕蹄甲的勞累了。
雖然蹄甲具備一如鞋子的保護作用,但意外實在難以避免,個別馬匹表現本來甚穩定,偏偏無端端踏中一口釘,結果要休息兩個月,何對此徒呼奈何:「既是意外,只能歎句唔好運了!」
新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