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常山—此物风情异

标签:
海州常山杂谈 |
分类: 植物学习笔记 |
我在西安植物园拍照的时候,正赶上海州常山结果,紫红色五角形状的花萼,球状核果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绿色。这样的植物状态确实是第一次见到,而且很特别,再加上树干上有明确的标牌,因此也就牢牢地记住了。 资料上关于海州常山的介绍是这样:“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棕色短柔毛,单叶对生,叶卵圆形,长5-16cm,先端渐尖,基部多截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两面近无毛,叶柄2-8cm,伞房状聚伞花序着生顶部或腋间,花萼紫红色五裂至基部。花冠细长筒状,顶端五裂,白色或粉红色。核果球状,兰紫色,整个花序可同时出现红色花尊,白色花冠和兰紫色果实的丰富色彩。花果期6-11月。”我前后在西安植物园拍了3次,基本把这种植物的特征都拍到了。 因为要记笔记,所以对着介绍仔细看海州常山的花,才注意到:白色花冠下面的紫红色的部分是花萼;球状核果边上的紫红色的部分也是花萼。专业的说法是:“花具卵形叶状苞片和花萼,萼与花冠筒进等长,5裂,红色、宿存。核果球形,熟时蓝紫色,光亮,并为宿存的紫红色萼片所包围。” 关于花萼,资料的介绍如下:“花萼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是花萼,它在花朵尚未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sepal)的总称,包被在花的最外层。萼片多为绿色而相对较厚的叶状体,内含稍分枝的维管组织与丰富的绿色薄壁细胞,但很少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在有的植物中,花萼可能特化成大而有鲜艳颜色的瓣状萼(类似花瓣),如乌头、白头翁。委陵菜、草莓、棉等的花除花萼外,外面还有一轮绿色的瓣片,称副萼(accessory calyx),相当于花的苞片。 海州常山的别名挺多,而且出处不同,例如:海州常山( 《本草图经》)、海桐(《群芳谱》)、臭桐(《广群芳谱》)、臭芙蓉(《百草镜》)、地梧桐(《养生经验合集》)、秋叶、八角梧桐(汪连仕《采药书》)、凤眼子(《质问本草》)、泡花桐(《中国树木分类学》)、楸叶常山( 《现代实用中药》 )、矮桐子、岩桐子(《中国药植志》)。 ”海州常山“这名字怎么看都像个地名,如何来源,还有别名叫“后庭花”,我遍查网络没找到这个说法的来历,但似乎与唐人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后庭花”的含义无关。 —————— 资料:“后庭花” 关于“后庭花”,百度的解释有3个:一是词牌名:后庭花;二是 元·郑廷玉作《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或《包龙图智勘后庭花》;三是陈后主曾做的一首《玉树后庭花》。因为唐人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历代帝王败国亡家的预兆(先兆),故此曲被喻为“亡国之音”。 《陈书.列传.后主沈皇后》记载:南朝陈国国君后主陈叔宝的贵妃张丽华本是歌妓出身,她发长七尺,光可鉴人,陈后主对她一见钟情,据说朝堂之上,还常将其放在膝上共商国事。当时杨坚正积蓄兵力,有夺取天下之心,而陈后主并不在意,还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陈叔宝于公元584年在光照殿前,建造起临春、结绮和望仙三楼阁。陈叔宝住在临春阁,张贵妃住在结绮阁,龚贵嫔和孔贵嫔住在记仙阁。这三座楼阁,都用架空的平道相通,可以直接往来,陈后主每次召宾客与贵妃在一起游乐、饮酒,就叫来各个贵人以及有才学的宫女和狎客在一起作诗,互相赠答。从中选出特别艳丽的诗作,当做歌曲的词,再配上新的曲调,挑选一千多名长得漂亮的宫女,命令她们学唱。学会后,再分队轮流演唱。他用这样的形式来享乐。 陈后主曾做一首《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南北朝时期, 由于陈后主昏淫无道,使张贵妃与孔贵嫔的权势很大,气焰威逼朝廷。朝廷中文官武将,也不得不顺从她们的意向。而那些个宦官以及靠阿臾奉承度日之人,更是内外勾结,公开行贿受贿,奖赏与处罚也没有什么标准。结果国家的政纪、法纪全乱套了。 |
http://www.taibai.org/zhiwu/name/hzcs1.jpg |
http://www.taibai.org/zhiwu/name/hzcs2.jpg |
http://www.taibai.org/zhiwu/name/hzcs3.jpg |
http://www.taibai.org/zhiwu/name/hzcs4.jpg |
http://www.taibai.org/zhiwu/name/hzcs5.jpg |
http://www.taibai.org/zhiwu/name/hzcs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