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日里挖荠菜

(2023-03-13 17:31:32)
标签:

春日荠菜

忆旧

随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写出了荠菜蓬勃的野趣。

荠菜秋冬孕育生命,到冬天或初春时,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生长,到了农历二月,正是荠菜香浓味美之时。荠菜不仅有一种特别的香气,还很鲜甜,又很低调,被称为野菜中的君子。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苦寒,初春荠菜的鲜香让人心神为之一振,一个真实而丰饶的春天就拉开了序幕。

荠菜的样子很普通,矮矮壮壮的,叶子上不规则的锯齿状,白色的花米粒大。它不占据大片空地,只是在田埂旁,草地里,小溪边静静地生长着。宋代诗人许应龙称赞它:“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与野菜中的君子相遇还是在我童年的时候。那时,我们老宅的院子里有扇后门。后门外是一个直通西百花巷的特大院子。那时,父亲租了半个院子,用竹篱笆隔开,用来种茉莉花。记得竹篱笆外是个桑园,还种了一些农作物,每年蚕豆上市,我们要到篱笆外去买新鲜蚕豆。

只要放学,我们都会在大院子里玩。春天,女孩子会挑荠菜,从嫩荠菜一直挑到荠菜结籽。细细碎碎的小白花像它清苦的生活,虽然卑微却端庄自持。荠菜的籽是结在一个小小的三角包中,取一根披满果的茎,从下到上把它的皮撕开一些,籽包就像铃铛垂下了。然后,我们会把它放在耳边,轻轻摇晃,会听到“簌簌”的声音,细微如春雨,听荠菜“铃铛”也是我们儿时的游戏。荠菜花还可以做瓶插,有野趣。

还记得,在二初中就读时,学校对面的慕家花园里,有假山,池塘,春日里地上有许多荠菜,我和同学们中午一起去挑荠菜。我带回去,妈妈用肉丝炒荠菜,明天中午,我带去学校,大家吃着,特别鲜,一抢而空。

苏州人都比较喜欢吃荠菜,爱的是那股特有的幽雅气息,有的人还美其名曰“香荠菜”。

荠菜的烧法很多,荠菜炒肉丝,荠菜豆腐羹,荠菜炒冬笋,荠菜团子,荠菜肉丝炒年糕,荠菜馄饨,荠菜春卷。

汪曾祺回忆故乡的野菜,开篇说的就是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家乡是可以上席的……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吃个新鲜。”

如今的人去野外挖荠菜,并非为了口腹之欲,有忆旧的,有踏春的,也有亲近大自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兔
后一篇:食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