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女与成语的超越

(2011-05-16 03:40:37)
标签:

文化

姚焕吉

散文

成语

丰子恺

周作人

林语堂

美女

分类: 散文随笔

                        美女与成语的超越

                            

寂寞的傍晚,斜阳惨淡,心绪索然,便去打羽毛球。见山庄的几个老头,便凑过去打招呼——我一向有个爱好:爱老头,胜过好美女;朋友中,不乏其人,每每受益匪浅。

 热络之后,其他先生挥手而别,只剩姚焕吉先生同行。一聊之下,围着运动场走了八圈,而羽毛球未取出。

 姚先生67岁,编辑生涯30年,曾推出现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的张宏森先生的《车间主任》《大法官》等畅销书,且出版自家诗集、散文诗集六七部;而今已显老态,却不见龙钟。自谓右耳失聪,从此偏听偏信,有一种那个不动声色的幽默。

 说到散文,我说东北某人写的非常好。他答:好则好矣;非常,则言过其实。这,哪里是偏听偏信?我幸运地“兼听”了他的“明论”。

 “明论”之一,是一句闻所未闻的话:散文忌用成语!

 新鲜!教我耳目一新,恍然大悟,说:是啊!是啊!成语都是模式化的语言,一用就败坏了散文的鲜活,那气场好久恢复不过来;就像沙画里突然蹦出一块石头,没了细致、散淡的质感——突兀而硬气。

 姚先生徐徐道来:汪曾祺先生古文根基深厚,就不用成语;丰子恺、周作人、林语堂也是。学术报告、政治报告用了倒好。

 我知道丰子恺的散文,皆从感悟中来,散淡之美源于生活的自然流淌,却从未注意过成语问题,想来用的不多。

 这个规则,早年读的散文技法里说过吗?不记得了。却记得少年时(13岁前),步行三里读初中,来回的路上,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从第一页开始背;直到高中,出席聊城地区三好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见到“凤凰湖”,便写散文,插进许多成语、词汇(至今还记得一个欸乃),而语文老师赞曰才华横溢。呵呵,早知如此,哪里用着背成语呢?哪里用着那些美丽的词汇?其实,不然。不用成语,应是用过之后的第二境界;正如不好美女而爱老头,应是爱过美女之后的心境——曾记少年时,见墙上美女也怦然心动,《婴宁的笑》的形象便来自墙上——而今见美女,虽在身边也在墙上,顶多是一幅行走的《蒙娜丽莎》。写作与心境一致,当是自然的事儿。

 再想姚先生的话,得叹:姜,还是老的辣!一生用心,能无自家一点体悟?而我还是不够老,真该拿出那几家的散文,琢磨琢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朱门轶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