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博文《致教育部的公开信》引发纸媒专访

(2009-03-24 08:14:35)
标签:

社会理性

济南时报

博客提案

博文

泰山挑灯看剑

分类: 文化评论

                                       “博客提案”:从虚拟空间进入社会视野

                                                

  泰山挑灯看剑博文《致教育部公开信》引起社会关注。今天,《济南时报》第A24版《文娱新闻/视点》在头条位置刊发了该报记者对泰山挑灯看剑和博文评论者的专访。

    近期圆明园兽首拍卖风波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博主泰山挑灯看剑重读了雨果 18611125日致巴特雷上尉的信,感到莫名的震撼、莫名的惊诧和莫名的耻辱,也感到莫名的欣慰、莫名的冲动和莫名的不安:我震撼于雨果先生描述的圆明园的圣美,惊诧于这圣美被两个强盗所蹂躏,耻辱于野蛮对文明的所为!我欣慰于雨果先生告诉了世人历史的真相,冲动于让更多有良知的人们了解这段历史,不安于年轻的国民对这段描述真相的文字茫然无知!”,因此,写下这篇博文。

    博文一经贴出,当即引发博友关注。本博评论说:“新浪网应该推荐这篇博文,各新闻媒体应该报道此事,山东省教育厅应该积极表示支持,鲁版语文教材编委会应率先纳入教材!”此观点为《济南时报》认可,让本人浅薄地感到得意。更让本博主窃喜的是,在《“博客提案”彰显公民意识》的标题下,《济南时报》称,“很多网友通过这个提议以及网友们的评论,看到了更深层的意义——— 公民意识和社会理性在成长。网友‘苏海坡·红尘文化标本’表示:“评论者展现了国民的社会理性。社会理性在成长!爱国之风在成长!这是民族的软实力。当博客成了锻炼公民社会理性的平台,‘莫谈国事’应该成为昨天,社会该有更好的参议风气!多写点这样实在的‘博客提案’才不负纳税人(的身份)!” 

  据本博观察,发表评论的网友多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文字爱好者,且有相对成熟的社会理性,对社会、文化、教育与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事务有所思考,表现出一片爱国热情。本博认为,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帮忙不添乱,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风险,才能有益国家、社会和个人。

  据悉,目前只有人教版初中语文选入了雨果此信,其他近二十个版本教材皆未收入。《济南时报》将就此事采访教育界有关领导和专家及中学师生,做进一步跟踪报道;其他媒体如《新京报》等,也将跟踪报道。此事业已成为网络媒体和纸媒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小热点,必将引发多方位的有益思考。

  遗憾的是,在本博试图建立《招魂——民族魂》链接的时候,突然发现新浪网的通知:“您的文章《招魂——民族魂》已被管理员转移到回收站。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2009-03-24 10:53。”建议管理员仔细核查该文,给与指教,并尽快恢复为好;不可恢复,也无关紧要——事实是,知名网络媒体比纸媒更加谨慎——但要表现出适当的理论水准和把握政策的分寸,才有益个人工作、新浪网的事业、国家和网民。

 

                           雾里看花  风中参禅

如佛似禅——邂逅雪小禅
花枝乱颤:最是那诡异、妖娆、空灵的风情 (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362810100c7wt.html
花枝乱颤:最是那诡异、妖娆、空灵的风情(二):一场潜在的倾诉
花枝乱颤:最是那诡异、妖娆、空灵的风情(三):雪文断想 
花枝乱颤:最是那诡异、妖娆、空灵的风情(三):雪文断想 
花枝乱颤:最是那诡异、妖娆、空灵的风情(三):雪文断想  三、她有妖
做作之为美

  

 

     

 《济南时报》电子版,跟纸版内容局部不同——

          济南时报 文娱新闻/视点 2009.3.24 星期二

济南网友《致教育部的公开信》引强烈关注
呼吁把雨果《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编入中学教材
近日,一篇题为《致教育部的公开信》的博客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关注,网名为“泰山挑灯看剑”的博主在这篇文章中呼吁,将维克多·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尽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博文一经发表就引发网民强烈关注,短短两天时间点击量就达1万多次,很多网友跟帖表示支持。记者了解到,“泰山挑灯看剑”是一位济南网友,昨天,记者与他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应该让中国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
想法源于圆明园兽首拍卖风波
    这篇博文中提到,最近圆明园兽首拍卖风波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而作者重读雨果先生于1861年11月25日写给巴特雷上尉的信时,既感到莫名的震撼、莫名的惊诧和莫名的耻辱,也感到莫名的欣慰、莫名的冲动和莫名的不安:“我震撼于雨果先生描述的圆明园的圣美,惊诧于这圣美被两个强盗所蹂躏,耻辱于野蛮对文明的所为!我欣慰于雨果先生告诉了世人历史的真相,冲动于让更多有良知的人们了解这段历史,不安于年轻的国民对这段描述真相的文字茫然无知!”
    联系上“泰山挑灯看剑”才知道,他是山东出版集团政策法律部主任赵柯。谈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赵柯告诉记者,他曾经问过他所接触到的一些年轻人,他们中很多人都从来没有读过雨果先生写给巴特雷上尉的信,许多人甚至不关心圆明园被糟蹋这已经远去的历史。有感于此,他在博客中感慨地写道:“圆明园,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背叛民族的历史,就会堕落成民族的罪人!”赵柯对记者说,前一段时间圆明园鼠首、兔首拍卖引发的争议很多,很多人都只盯着一些旁枝末节,反而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应该让中国的年轻公民了解历史真相,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文豪,对这段100多年前的历史的描述,无疑非常客观和理性,有很强的感知历史的价值。”赵柯说。
    另外,赵柯还对雨果文章的讲解重点做了建议:1.圆明园的圣美,2.圆明园的耻辱,3.维克多·雨果的良知,4.爱国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区别。雨果的文章也被赵柯附在了博文中,赵柯向记者介绍,这篇文章有多种翻译,他所引用的这一篇是今年3月5日《参考消息》上刊登的,无论是人名、地名的翻译还是分段都比较准确,是他见过的最严谨的版本。
“博客提案”彰显公民意识
    记者在这个博客中看到,许多网友跟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博主的建议表示支持。网友“客家话”和“一滴水”都表示:“强烈呼吁教育部采纳此建议!”网友“苏海坡·红尘文化标本”表示:“教育部应该对此公开信有所回应!鲁版语文教材编委会应率先纳入教材!”网友“微醉之恋”表示:“圆明园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沉重的历史。怎能忘记!将这封信编入中学语文教材,有利于下一代去关心、铭记这段已经遥远了的历史。鼎力支持!”网友“塞外魂”表示:“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好,支持博主的观点。我们年轻的一代应该铭记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网友“凡夫俗语”对博文里提出的“不安于年轻的国民对这段描述真相的文字茫然无知”深有感触,他说:“可悲可叹,我就是这无知人群中的一员。今天深受教育!”
    很多网友通过这个提议以及网友们的评论,看到了更深层的意义——— 公民意识和社会理性在成长。网友“苏海坡·红尘文化标本”表示:“评论者展现了国民的社会理性。社会理性在成长!爱国之风在成长!这是民族的软实力。当博客成了锻炼公民社会理性的平台,‘莫谈国事’应该成为昨天,社会该有更好的参议风气!多写点这样实在的‘博客提案’才不负纳税人(的身份)!” (记者 臧文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