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 关键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想篇 |
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 关键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喝幸福“鸡汤” 关键要喝到位
网络时代,传统的由印刷机开创的纸媒文化渐渐占了下风,再加上社会心理浮躁,文化快餐大行其道,整个图书行业很不景气,严肃的、有深度的书籍更是鲜人问津。汪洋书记推荐的这两本书,绝对不是文化快餐,前一本书是哈佛大学热门的积极心理学课程,讲的是幸福个人的方法论,后一本书的三位作者中有两位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讲的是幸福社会的方法论。前者可读性强,后者专业性强,汪洋在推荐信中尤其希望各市党政主要领导认真阅读后一本书。
这样有深度的书“热销”了,当然是好事。“迅速加印,紧急发运”,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让人觉得关于“幸福”的心灵鸡汤,供不应求。出版商自然乐得合不拢嘴,估计睡觉也会笑醒。宣传部门也乐不可支,“思路决定出路”,没想到这一次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推出,这么顺利,这么受欢迎,感觉这两本书,肯定能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这让人想起一百多年前到广东禁烟的林则徐,他在广州时努力学习国际知识,“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只为“睁眼看世界”。他的努力当然是有用的,但就禁烟运动而言,虎门的烟是销了,但满清的烟毒却没法祛除,他的新思想抵抗不了旧制度的陈陈相因。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无论是着眼于个人、家庭而言的或容易转化为货币衡量、或不容易以货币衡量的幸福程度进行的评价,还是就城市、地区、国家和全球等高度而言进行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评价,“唯GDP论”都有致命的不足之处,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这对时下盛行的GDP崇拜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汪洋书记的这一锅幸福“鸡汤”,虽则“务虚”,却能“补虚”,能让政治肌体增长实力,强身健体。
但明眼人不能不看到,这两本书的“热销”冒着虚火,有如“语录”类书籍的“畅销”。动用行政权力去“推销”一两本书,或“爱民十戒”之类的顺口溜,掀起的是一场当地规模的小小运动,这对某些惯于揣摩领导意图、擅长逢迎的下级来说,不啻于增加了一个作秀的机会,甚至不惜让干部放下手中工作,花两个工作日专门“学习”这两本书,至于所“读”所“学”能不能应用于实践,本不是件要紧的事。
说句一竿子捅到底的话,与其让干部花时间去学习“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的理论,不如自上而下改变以GDP来评价官员政绩的制度。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不然,心急可喝不得热“鸡汤”。
(责任编辑:齐贺)
.
前一篇:治懒增效率 关键是问责
后一篇: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