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乖妈
我是乖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50
  • 关注人气:3,3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史海钩沉:北京5段棋童的一点点变化

(2013-01-02 14:13:45)
标签:

转载

分类: 棋牌文体

 

貌似钩沉史海,实则一纸趣谈。别太认真。

 

   

熟悉最近几年北京段位比赛的人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5段太难打,就连不少“返打者”恐怕也会铩羽而归。

 

何谓返打者?顾名思义,就是在前些年已经打上北京5段、获得相应段位证书的棋友,现在重新报名参加打5段的比赛,借以检验自己目前的围棋水平。这部分棋友以大中学生、成年人居多。

 

不止一次问过来自山南海北的各路棋友,他们在不同场合均表示,“北京这几年新打上5段的孩子,棋明显比前几年紧多了。”

 

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局面。

 

 

那么,数年前的北京5段棋童又是什么情况呢?坦率讲,那是一段曾被国内各地棋友耻笑的历史。

 

在北京,北京棋院具有中国围棋协会的一级代理机构权限,而区级棋院、多家少儿围棋培训学校通过北京棋院获得了三级代理机构权限。过去,北京棋院只举办升5段的围棋段位赛,升4段及以下的围棋段位赛和级位比赛的举办权限全部下放给区级棋院与各家少儿围棋培训学校。

 

简言之,谁都可以举办业余4段以下的围棋段位赛!那时,北京每年的升4段机会竟然有二十余场之多,只要哪个孩子肯频繁去打段位赛,总能打上业余4段。这个状况象极了今天的北京级位比赛的某些侧面。

 

而构筑在如此4段整体水准之上的北京5段群体,犹如沙上建塔,水平可见一斑。甚至在和各地棋友的聊天中多次听到过这样的戏言:“那些年,随便哪个业余45段水平的围棋老师,在北京都能教出一堆的5段孩子。”

 

看似戏言,绝非戏言。

 

列出在下亲见的两个实例以为佐证:

1、笔者的两个朋友,一位是有本的业余6段,一位是来自上海的职业二段(女棋手),他俩在不同场合先后把好几个北京的5段棋童打到让57个子。

2、一个来自上海的89岁小棋童,水平是标准的上海业余2段,跟北京的十多个业余5段的同龄棋童各下一盘,竟然一局没输。

 

尽管上述两个事例具有偶发性,但不难推测出那时的北京5段棋童本该是什么水平。当时北京5段的水分之夸张,让人咋舌。

 

这是莫大的讽刺!尤其是拥有国家队、国家女队、国少队等不二资源的北京,这简直是一个笑话。

 

段位赛机会的泛滥,带来的必然是北京少儿围棋整体水平的常年低迷与5段证书的急速贬值。皆大欢喜的虚荣背后,是谁人都无法回避的苦不堪言。那时的北京棋童家长,绝少有愿意在网上显摆自己孩子的45段段位,自己孩子的半斤八两,相信成年人还是能做出清晰、准确的判断。

 

 

变化发生在2008年年底。

 

谢军,北京人,国际象棋男子国际特级大师,200X年出任北京棋院院长。上任伊始,大力去抓北京的围棋段位比赛,举措之一就是收回段位赛的权限。

 

简单追溯几点变化:

 

1、举办资格的变化。从2009年起,北京的围棋段位赛改由北京棋院统一举办。以区级棋院和少儿围棋培训学校为主体的三级代理机构,今后只能举办围棋级位赛。

 

2、比赛场次的变化。1段组(升2段)、2段组(升3段),每年只安排四场,3段组(升4段)、4段组(升5段),每年只安排两场。

 

3、每个组别报名人数的变化。段位赛每个组别的报名人数,一般不少于100人。

 

4、升段比例的变化。段位赛每个组别的升段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该组参赛人数的25%,实际数字在8%-15%之间。

 

……

 

改变赛制的一系列举措,其效果从2009年秋天开始显现,据笔者观察,这两年的新3段甚至新2段棋童已经能和2009年之前的北京5段棋童平下,这个变化相信为多数人为称道。

 

如今的5段难打、“返打者”也会栽跟头,绝不是坏消息,北京棋迷、北京家长的腰杆终于硬了起来。

 

感谢谢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