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的奶酪
我的奶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14
  • 关注人气:1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豆不服煮 孩子挤木头

(2009-07-19 04:22:00)
标签:

谐音

歇后语

船夫

孩子

木头

栗子

随笔

杂感

杂谈

分类: 随笔

谐音趣话   六豆不服煮 孩子挤木头

 

六豆不服煮 <wbr>孩子挤木头

    中国语言历史悠久,表达丰富多彩,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几千年汇杂交融到今天。即使以普通话来作为发音标准过了这么多年的今天,生活中还是能广泛接触各种方言派生的异样风味,特别是发音吐字中谐音出来的异议,很搞笑。时间一长,遇到的多了,总结记录一番,也好有趣。


    还没上学时,听到天气预报,风雨雷电、阴晴冷热搞的清楚,就是听到风力几级,不知道“级”是什么。北方的风大,被风吹起来的感受,脸上紧绷绷的,呼吸都不顺畅,似乎跟公共汽车上我被挤在大人腿之间的感觉有些相象,所以一听到报风力几级,我就跟着嚷嚷:挤,挤!不记得我跟着天气预报“挤”到具体什么时候,才消停了,大概是上学以后吧。

    跟奶奶生活了几年,我回到北方大院上小学,口音不大纯正的我被同学欺负,两个胳膊左右被人一架一按(后来才知道叫喷气式),脸几乎都要到地了,被问:“服不服?”当时我一楞,但人的感觉是天生的,那是让我做认输的表态,为避免更大损失,我当然要认输了,但几年脱离那环境,认识上有断层,我估摸——倒了就认栽,哪能让人扶呢?答:“不扶,不扶!”登时感觉胳膊都快掉了,头晕脑涨。。。。。“哎呀,哎呀!扶,扶!”不知所谓,跟着口音顺着来吧!上大学时,一个北京哥们,得意地考个歇后语——背着手撒尿,我稍一顿,便高叫:不服!不服!众人皆惊异,联想与灵感,竟然如此神速又巧合!不扶,还是不服?呵呵!


    老爸是湖南人,虽然在北方生活了那么多年,说的还是塑料普通话。一个夏日,遇到卖冰棍的,有绿豆、牛奶和白糖三种,老爸说:买四只六豆冰棍!我插嘴了:六豆?太少了,怎么也要六十六豆才行!
一次,老爸辅导我弟学习,在声情并茂中引经据典起来:你看呀,我给你煮个栗子。。。。。。。我抢白到:一个栗子怎么够,怎么也要煮半锅栗子嘛!

    北方南迁的大院极少跟当地有来往,当地话都听不懂,一次一群大人和小孩到浏阳河游泳,下了摆渡的木船,没走多远,突然听到那船夫高叫:“等等,谁的孩子丢在船上了?”大人惊慌地找各自的孩子,还提醒着:“看住自己的孩子呀!”确认自己的孩子都在,抬头关切地看向木船,只见船夫拎出一双军胶,扬了扬:这是谁的孩子?

    以前家里除了用配发的公用营俱,讲究点的就请木匠打家具。书店经常有家具的设计图集,风格各异,什么中国、日本、捷克式样的,还要自己选木头。有天放学,两个同学聊的很热闹,我了凑过,一个在大谈:日本木头怎样,德国木头怎样,还有捷克木头如何。我好奇顿起,因为我只知杂木、杨木和水曲柳。这时一声喇叭一阵风驰电掣,我们不由往路边让了让,那同学顺声一指:“那木头不错,是铃木!”我和另一同学哦然大悟,笑道:郑州街上,木头不少吧?

 

六一快乐的电影

蜗牛!蜗牛! 跨遍全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