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2009-05-15 20:11:29)
标签:

疑似

h1n1

疾病控制中心

icu

t201

京广线

杂谈

分类: H1N1记录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在2009年5月14日从北京开往三亚的T201次列车上发生了必将令很多乘客难忘的故事。列车于14日傍晚18点22分从北京西站开出,20点40分准时到达旅途的第一站——石家庄。我到车站上迅速溜了个弯,就赶紧上车了,因为只停2分钟。刚想点支香烟,听到了有些焦急的议论声——有些不安的故事开始了。

    一个中年女乘客,听口音就知道是北京的同志,干部模样,说是在她的硬卧舱内发现浑身哆嗦的黑人,她正在要求列车长赶紧采取相应措施。旁边有两个年轻小伙子,也是那个舱的,跟着附和,三个人显得很不安,很快看见列车长和乘务员赶到那个舱位,拿出了体温计。一阵子后,大概21点20,确认——38.9度!高烧!我凑过去看了一下,那是个高瘦的黑人青年,位置是20号上铺,现在已经倒卧在下铺,病怏怏的,很没精神,可能是服务员给他额头上放了条冷毛巾,这也是应急的措施吧。那中年北京女乘客要求列车长赶紧上报,因为超过38.5度了,那两个小伙儿拿着手机埋头忙活,给各自的女友和亲人发短信,我笑了笑:“别那么兴奋紧张的,这两天北京突然转凉,感冒的不少!何况那黑人的来历还不清楚,要是他一直在国内呢?”因为黑人青年的英语不大灵光,咱们中国英语自然沟通有难度,时间又过了一些,9点半左右,从车长得知那黑人青年于“2009年5月12日从广州入境”,车长和列车员对我们几个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时我提了个要求——尽快给这个病人带上口罩。几个人又建议车长想办法,应该在郑州解决此事,车长沉着应答:“我们会处理好的。”接着,给那女同志和两个小伙儿换到了10号车厢。似乎已经成竹在胸,众人散去,我也很快呼呼睡了。

    睡的很足实,等到我准备从床上起身的时候,已经是5月15日的11点了,车慢了下来,到郴州了。我准备下去活动一下筋骨,还没下床站稳,就听到救护车尖啸的笛声,接着有些争执的嘈杂传来。我赶紧奔向车厢门,透过车门窗看到的场景让我有点发呆了,我们已经被要求不要下车乱走动。几秒后,我恍然反应过来,马上跑回自己的舱位,抄家伙!下面,就用图片来说吧。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还有警察已经到位,一位下车的乘客(靠近救护车门)被叫停步,两个车长行动也受到限制。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我赶紧跑向20号床位,发现病人居然还在躺着!心急的手,就把相片拍成这样了,唯一一张模糊的!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全副装备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与车长,正在递交口罩与药品,注意车长现在是没有防护的。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广州铁路局的领导在给车长做指示,旁边是同在一车厢的记者,到现在亮身份亮家伙了。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给记者来个特写吧,这是今天跟他第一次对眼。昨晚我就想拍的,被列车员和一个满脸肃杀的女青年以“要顾及外国友人的感受”而阻挠,我当时有些急了,把宪法宣示、国人非友的反诘搬将出来,这厮在旁边圆场。谁想到,这时转眼成记者了!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如此装备的人员来临,黑小伙儿很顺从地准备下车了。据说先前,他是不愿意下的,也许有急事,他从12日在广州入境,13日就到了北京,接着又上火车往回赶,心情可以理解,但必须下车了。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小二黑上车了,眼神和表情都有些可怜。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摄象机焦点锁定温度计,是视频记录,也是证据。带眼镜的女医生会说非洲当地的语言,看到她那流利的表达,想起列车上知识分子无数,也不能找到合适的对话者,可在郴州几个小时内,就有这样一个女医生到达!一声感叹:几十年遍布非洲的中国医疗队真伟大!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领导来了,冒号。。。。。。带着口罩,双臂齐翘,距离远,咱没听到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武装到牙齿,肃清从接近列车的地面开始,动真格的了!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不放过车厢内的任何角落,味道我闻了,是有点刺激,似乎也没什么反感,还是那H1N1比较烦吧!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消毒之后,列车继续前进,记录工作开始了。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我们配发了口罩,有些议论,不知后事如何,有的径自吃,有的干脆睡了,该咋的咋的。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到我跟前了,自然不能错过用光与影做记录。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快到广州了,打了电话给亲朋,不想让人家晚上睡不好才拖到现在。再自己照个纪念,我本属于事发地点——第12号硬卧车厢。我一直不喜欢戴口罩,即使是2003年的SARS也没有丝毫动摇,算起来,有至少三十年没带过口罩了。但这次亲历,却让我与大家的交流中,有了种感悟:在这种环境,你可以不在乎任何病菌甚至死亡,但你要在乎你的家人与朋友。

京广线亲历被疑H1N1的记录

2009年5月15日下午16点03分,比预定时间晚一个小时,我站在了广州火车站广场,终于回来了!突然想起二十年前,我抵达的时候,穿的很少,而今天却遮的很严实,口罩带的还很不正规。

16点26分,我接到那位北京女同志的短信——接到郴州卫生人员的电话,要十个小时后才能确定那黑人青年的病情。那要到5月16日的凌晨呢,事已至此,还能怎样?走,回家等着吧!

 

最后,感谢那位北京的女同志,因为她最早发现并反映了情况,在没有丝毫进展的时候,努力跟进,并在2009年5月15日早上8点左右,致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