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连续包含的界限,以及分型区间元素制约关系

标签:
图片收藏上证指数股票财经 |
分类: 股票 |
按K线的一般包含规则进行包含处理,很多缠迷在各种媒体的视听学习下,都耳熟能详了。但还有些特殊情况不易判断,如下图: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09500.png
中间向上的K线,超过了其后的顶分型,一些缠迷是不是容易忽略不管,将整个K线依旧处理成下上下三笔呢?其实笔的处理与线段有所不同,前顶比后顶还高,对于向上一笔是不允许的。因此这里只是向下一条线段。还有更特殊的情况,那就是:
K线连续包含是否设界限?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22221.png
如上图,左上AB间的K线按照缠论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之后所有K线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K线了。但连续包含处理后,AB间共9个K线变成只有2个非包含K线了。但这样多的K线无论按老笔还是新笔来看,都不成其为一笔,然而K线却是蹭蹭地上涨了,完全有正常一笔的上涨空间。如果在实际运用中,考虑一下包含的适用范围看一看又是怎样:还是这个例子放在右下,在2处正常包含后,之后紧接着的长K线上穿式包含(当前K线与前两个K线不存在全包含或全被包含的情形)我们予以取消,是不是AB间就有6个不包含的K线了,满足一笔的要求。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38211.bmp
那种符合规则但却连续包含的情况,有的缠迷们或许认为太过特殊不值得考虑,但在有的主力机构高频自动交易的1分钟级别K线上经常出现。如上图这种情况,AB间20多个K线,正常连续包含后却只有两个K线,远不够一笔,可能实际中不等上行定义的一笔形成,K线就开始下行了。这样,我们在实际运用是否该给K线包含加一定限制——只有全包含或全被包含才可以连续包含呢?这里是抛砖引玉,谨供大家探讨。如果K线包含问题解决了,就要考虑K线形成笔,除了K线数量的限制外,顶底分型的区间是怎样制约笔的形成的。
笔的形成是如何受顶底分型区间制约的?
禅师对这些方面有几次的相关论述,1、要求笔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顶和底分型之间必须有不重合的部分。2、在一笔下行中,如果前顶分型在后底分型下面,或者上行中,前底分型在后顶分型上面都是不可以的。3、这一笔形成以后,如果是向上一笔,允许顶分型以后的区间向下超过前底分型区间(这是由于自左至右交易顺序,以后的变化不能破坏先前形成的笔)。下跌时的情况禅师没有说,其实反之可推论:如果是向下一笔,允许底分型以后的区间向上超过前顶分型区间。
这些在划笔时对顶底分型的要求固然很细致、周到,但实战中未免花费较多时间照顾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再梳理一下看怎样?先看上文中第2点:决定顶底分型高低位置的是分型中间那个最高或最低的K线元素,如果分型中间元素不存在互相包含关系,也就不存在下行中前顶分型在后底分型下面,或者上行中前底分型在后顶分型上面的情况;第1点和第3点容易理解:就是讲分型前后区间包含与否的问题。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86542.png
这样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一笔,我们得到这样3点要求:1、不允许分型前区间包含后区间;2、分型中间元素不允许有互相包含的关系;3、允许分型后区间包含前区间。举下行笔为例(如上图):红对角线左下就是讲这三条要求的,左上三个ABC三例向下笔都是成立的,哪怕是C那样的特殊情况:后底分型区间包含了前顶分型区间,且顶分型中间元素、底分型中间元素互相交错但却不包含,方向是向下,这样的特殊情况,仍然给予向下一笔的划分考虑,因为这也是符合缠原定义的。
上行笔情况相反: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242559.PNG按K线的一般包含规则进行包含处理,很多缠迷在各种媒体的视听学习下,都耳熟能详了。但还有些特殊情况不易判断,如下图: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09500.png
中间向上的K线,超过了其后的顶分型,一些缠迷是不是容易忽略不管,将整个K线依旧处理成下上下三笔呢?其实笔的处理与线段有所不同,前顶比后顶还高,对于向上一笔是不允许的。因此这里只是向下一条线段。还有更特殊的情况,那就是:
K线连续包含是否设界限?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22221.png
如上图,左上AB间的K线按照缠论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之后所有K线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K线了。但连续包含处理后,AB间共9个K线变成只有2个非包含K线了。但这样多的K线无论按老笔还是新笔来看,都不成其为一笔,然而K线却是蹭蹭地上涨了,完全有正常一笔的上涨空间。如果在实际运用中,考虑一下包含的适用范围看一看又是怎样:还是这个例子放在右下,在2处正常包含后,之后紧接着的长K线上穿式包含(当前K线与前两个K线不存在全包含或全被包含的情形)我们予以取消,是不是AB间就有6个不包含的K线了,满足一笔的要求。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38211.bmp
那种符合规则但却连续包含的情况,有的缠迷们或许认为太过特殊不值得考虑,但在有的主力机构高频自动交易的1分钟级别K线上经常出现。如上图这种情况,AB间20多个K线,正常连续包含后却只有两个K线,远不够一笔,可能实际中不等上行定义的一笔形成,K线就开始下行了。这样,我们在实际运用是否该给K线包含加一定限制——只有全包含或全被包含才可以连续包含呢?这里是抛砖引玉,谨供大家探讨。如果K线包含问题解决了,就要考虑K线形成笔,除了K线数量的限制外,顶底分型的区间是怎样制约笔的形成的。
笔的形成是如何受顶底分型区间制约的?
禅师对这些方面有几次的相关论述,1、要求笔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顶和底分型之间必须有不重合的部分。2、在一笔下行中,如果前顶分型在后底分型下面,或者上行中,前底分型在后顶分型上面都是不可以的。3、这一笔形成以后,如果是向上一笔,允许顶分型以后的区间向下超过前底分型区间(这是由于自左至右交易顺序,以后的变化不能破坏先前形成的笔)。下跌时的情况禅师没有说,其实反之可推论:如果是向下一笔,允许底分型以后的区间向上超过前顶分型区间。
这些在划笔时对顶底分型的要求固然很细致、周到,但实战中未免花费较多时间照顾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再梳理一下看怎样?先看上文中第2点:决定顶底分型高低位置的是分型中间那个最高或最低的K线元素,如果分型中间元素不存在互相包含关系,也就不存在下行中前顶分型在后底分型下面,或者上行中前底分型在后顶分型上面的情况;第1点和第3点容易理解:就是讲分型前后区间包含与否的问题。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186542.png
这样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一笔,我们得到这样3点要求:1、不允许分型前区间包含后区间;2、分型中间元素不允许有互相包含的关系;3、允许分型后区间包含前区间。举下行笔为例(如上图):红对角线左下就是讲这三条要求的,左上三个ABC三例向下笔都是成立的,哪怕是C那样的特殊情况:后底分型区间包含了前顶分型区间,且顶分型中间元素、底分型中间元素互相交错但却不包含,方向是向下,这样的特殊情况,仍然给予向下一笔的划分考虑,因为这也是符合缠原定义的。
上行笔情况相反: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1429333-temp-201807-18-153185424255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