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全文)

(2008-12-10 11:22:16)
标签:

笔形

字符

gb

汉字

笔画

笔划

公路

家电

机构

艺术

工程

项目

债券

粮食

石油

分类: 博学知识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全文)

语言  文  字  规 

    

                                                  GF 2001 — 2001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Chinese Character Turning Stroke Standard of

               GB 13000.1 Character Set

2001-12-19 发布           2002-03-3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发布

目   

 

    前言

    范围……………………………………………………… ( 1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术语……………………………………………………… ( 2 )

    折笔笔形分类原则……………………………………… ( 3 )

    折笔笔形排序原则……………………………………… ( 4 )

    折笔笔形命名原则……………………………………… ( 4 )

7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说明……………( 4)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 6 )

 

前   

    本规范规定了汉字折笔笔形分类、排序、命名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分类、排序和名称,给出了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

    本规范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立项。

本规范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

本规范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实施。

    本规范起草人员有傅永和、刘连元、王翠叶、王丹卉。

                                    GF2001 - 2001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Chinese Character Turning Stroke Standard

                of GB 13000.1 Character Set

───────────────────────────────────────

 

范围

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该表规定汉字的主笔形为横、竖、撇、点、折,汉字附笔形中,提()归于横,竖钩(亅)归于竖,捺()归于点,横折撇()、竖弯横钩()等折笔归于折。本规范进一步规定了汉字(印刷宋体)折笔笔形分类、排序、命名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分类、排序和名称,给出了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排序检索等方面,也可供汉字教学界参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

    GB 13000.1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GB 16794.1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I区)

                  汉字48点阵字型第一部分:宋体

    GB/T 12200.2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2部分:汉语和汉字

    GF 3002—1999  GB 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

    GF 3003—1999  GB 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

 

术语

3.1笔画(stroke)

    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3.2 笔形(stroke feature)

笔画的形状。汉字最基本的笔形有五种,其排列顺序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

3.3 主笔形与附笔形( basic stroke feature and subordinate stroke feature)

    汉字的五种基本笔形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称为主笔形;与主笔形对应的从属笔形(除撇外的主笔形都有相对应的从属笔形),称为附笔形。五种主笔形分别用序号1、2、3、4、5表示,笔形按先主后附依次排序(如折笔中的“横折竖”“横折撇”……的序号分别用5.1、5.2……表示)。

3.4 平笔笔形与折笔笔形(plane stroke feature and turning stroke feature)

    横、竖、撇、点四种主笔形及其对应的附笔形,称为平笔笔形;主笔形折及其对应的附笔形称为折笔笔形。

3.5 折点(turning point)

    折点指折笔笔形的折角、弯角、钩角处。折角、弯角、钩角这三种折点,分别称为折、弯、钩。折点前后的组成部分一般都是平笔笔形。如“”的折点为折,折点前后分别是横笔和竖笔;“”的折点为弯,折点前后分别是竖笔和横笔;“乛”的折点为钩,折点前是横笔。

3.6 折数( turning point number )

    折笔笔形的折点数目。如“”“”的折数为1折,“”“”的折数为2折。

 

折笔笔形分类原则

根据应用需要,折笔笔形的分类宜粗不宜细。具体的折笔笔形分类原则是:

    4.1 根据折点前后平笔笔形(一、、丨、丿、丶、)进行归类。如“口”中的“”与“己”中的“”,其折点前都是“横”,折点后都是“竖”,归为相同的折笔笔形;“山”中的“”与“瓦”中的“”,折点前都是“竖”,折点后分别是“横”和“提”,分为不同的折笔笔形。

4.2 折点前后笔形相同,只是笔形长度或折点角度不同时,一般视作同笔形。如“了”中的“”与“又”中的“”,折点前后都分别是“横”和“撇”,虽然两者“撇”的长度不同,折点角度也有细微差别,但仍归为同笔形。

    依据上述分类原则,GB13000.1字符集汉字(印刷宋体)折笔笔形共分25种。印刷楷体汉字除这25种折笔笔形外还有一种折笔笔形“”(俗称“卧钩”)。

 

折笔笔形排序原则

    5.1 折数规则:按折数排序,折点少的先于折点多的。如“”先于“”;“”先于“”。

5.2 笔形规则:折数相同时,先依折点前再依折点后的笔形逐笔按横竖撇点顺序排序。如“”先于“”;“”先于“”;“”先于“”。

    5.3 折点规则:折数、折点前后笔形都相同时,按折点的种类排序,折先于弯,弯先于钩。如“”先于“”;“”先于“”;“”先于“”。

 

折笔笔形命名原则

6.1全称

折笔笔形一般是依次按照组成折笔的平笔笔形和折点名称命名。如“”称为“横折撇”;“”称为“横折竖弯横钩”。

6.2简称或俗称

为便于称说,当折笔的折点后为最常见的横笔或竖笔时,省略折点后的横、竖笔形名。如“”简称为“横折”乙为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当折笔的折点后为其他笔形时,省略折点名。如“”简称为“横撇”乙为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有些折笔笔形,有通俗的名称,这种名称多采用笔形形象描述法,如“”称“弯钩”;“”称“斜钩”。在不与其他笔形名称相混的情况下,保留俗称。

 7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说明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是对GB13000.1字符集中20902个汉字的折笔笔形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后制定的。

    7.1 折数

    本表中的25种折笔笔形按折数分组排列,从1折到4折各组的折笔数分别为11、8、5、1。

    7.2 序号

    本表中的折笔按折笔笔形排序原则排列,为了与汉字五种主笔形中的“折”的序号衔接,每种折笔笔形的序号前加“5”。

    7.3 名称

    本表中列出每种折笔笔形的全称,并列出一些折笔笔形的简称或俗称。

    7.4 笔形

    本表中列出每种折笔的代表笔形,并将一些特殊折笔的从属笔形列在括号内。

    7.5 例字

    本表中列出每种折笔对应的若干例字,用以提示折笔的具体笔形,与代表笔形、从属笔形对应的例字之间用斜线“/”分开。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表

 

 

折 数

 

序  

名       

 

笔   

 

例      

全   

简 称(或 俗 称)

 

 

 

 

 

 

1

 

 

 

5.1

横折竖

 横折

()

口 见 达 舆 己 罗 马 丑 贯 / 敢 為

5.2

横折撇

 横撇

()

又 祭 之 社 登 戼 / 令 了

5.3

横钩

 

买 宝 皮 饭

5.4

竖折横

 竖折

(、)

山 世 岵 / 母 互 乐 / 发 牙 降

5.5

竖弯横

 竖弯

四 西 朮

5.6

竖折提

 竖提

长 瓜 鼠 以 瓦 叫 收

5.7

撇折横

 撇折

()

公 离 云 红 乡 亥 / 车 东

5.8

撇折点

 撇点

女 巡

5.9

撇钩

 

5.10

弯竖钩

 弯钩(俗 称)

犹 家

5.11

捺钩

 斜钩(俗 称)

代 戈

 

 

 

2

 

 

 

5.12

横折竖折横

 横折折

凹 卍

5.13

横折竖弯横

 横折弯

5.14

横折竖折提

 横折提

计 颓 鸠

5.15

横折竖钩

 横折钩

()

同 门 却 永 耍 万 母 仓 / 也

5.16

横折捺钩

 横斜钩(俗 称)

飞 风 执

5.17

竖折横折竖

 竖折折

鼎 卐 亞 吳

5.18

竖折横折撇

 竖折撇

(、)

专 / 奊 / 夨

5.19

竖弯横钩

 竖弯钩

己 匕 电 心

 

 

3

 

5.20

横折竖折横折竖

 横折折

5.21

横折竖折横折撇

 横折折撇

及 延

5.22

横折竖弯横钩

 横折弯钩

(乙)

几 丸 / 艺 亿

5.23

横折撇折弯竖钩

 横撇弯钩(俗 称)

阳 部

5.24

竖折横折竖钩

 竖折折钩

()

马 与 钙 / 号 弓

4折

5.25

横折竖折横折竖钩

 横折折折钩

()

乃 / 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