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诗歌体裁分类常识

(2016-12-17 22:16:30)
分类: 教学随笔

 

古代诗歌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诗歌包括诗词曲,狭义的诗歌仅仅指的“诗”。我们这里的体裁分类指的是狭义诗歌的体裁分类。

分类的意义有二:一是掌握古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格律知识,二是引导同学们熟悉背记高考必背篇目。

古代诗歌大体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今体诗。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年代——唐朝为界线来直观判断。唐朝人在前代基础上创制了绝句和律诗,这就是所谓的“今体诗”,因此唐朝以前的诗歌统统称为“古体诗”,唐以后才出现了今体诗,但唐以后的诗人仍然写古体诗。这个说法可能不太严密,但足以帮助学生加以区别。

先看古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诗”。在诗歌中,一个字叫作一言,古体诗可以按诗每行的字数划分成如下几种:

  四言诗(四言古体诗,简称四言诗,以下同)。四言诗以《诗经》为代表,曹操也写过不少四言诗,如《短歌行》《龟虽寿》等。高考要背诵的诗篇是《诗经·氓》。

  五言诗。五言古体诗很多,许多乐府诗都是五言诗,如汉乐府《江南》《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诗》,南朝乐府《西洲曲》,其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东汉末年文人组诗《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被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为五言之冠冕东晋陶渊明也多写五言诗。高考要背诵的五言古体诗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七言诗。唐以前的七言诗比较少,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有人也把屈原的《国殇》归入七言。唐以后文人七言较多,如许多“歌行体”大多是七言诗。高考要背诵的七言诗有:屈原《国殇》,白居易《琵琶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杂言诗。汉乐府杂言诗较多,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歌标题中有“行”“引”“曲”“吟”的一般可判断为古体诗。

 

再说今体诗。

今体诗又叫“近体诗”,这里的“今”或“近”是就唐朝而言。大体分为三种:绝句、律诗和排律。

绝句分为五绝和七绝。高考要求背诵的七绝有: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牧《泊秦淮》。

律诗分为五律和七律。高考要求背诵的五律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春夜喜雨》。要求背诵的七律有:杜甫《蜀相》、杜甫《登高》、陆游《书愤》。

    排律是律诗的一种,是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所联之诗可看作排律。排律与古体诗有时很难区分,主要看中间的对句是否对仗,凡排律中间各联必须对仗。

这里特别强调律诗的一些重要常识。其一,四联的名称(只有律诗和排律才有“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二,对仗(对偶在诗歌中称“对仗”)原则,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不作要求。其三,押韵和韵脚。律诗中诗句末字韵母相同或相近就叫押韵(压韵),那些押韵的字就叫“韵脚”。一般来说,律诗中二、四、六、八句的末字一定压韵,至于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登高》中的韵脚有5个:哀,回,来,台,杯。绝句也有押韵之说。其四,平仄相对,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暂可忽略。

 

附:有关诗歌体裁角度的题目。

  2015年北京高考散文阅读《说起梅花》第22题: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梅”是用水墨画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蔬、瘦、清、斜之美。

B.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写作年代是在魏晋时期。

C.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答案B。此题考查有关的文学文化修养的积累。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

    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

如果单单凭借文中给出的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的几句话,是无法判定该诗诗体的,但文中给出的“七律”二字却是很好的提示语。根据诗歌分类常识,七律是唐和唐以后出现的今体诗的一种,魏晋时期还没有出现,故可选出答案。

 

  2016年北京高考题诗歌鉴赏题后的古诗文默写: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答案略)

  20161月朝阳期末卷: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读chá,指小舟。

⑵下列诗歌的体裁与本诗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B.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坠叶还相覆,落羽更为群。岂谓三秋节,重伤千里分。促离弦更转,幽咽水难闻。欲训相思处,山川间白云。(隋·孔绍安《别徐永元秀才》)

C.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D.夜寒生酒思,晓雪引诗情。热饮一两盏,冷吟三五声。铺花怜地冻,销玉畏天晴。好拂乌巾出,宜披鹤氅行。梁园应有兴,何不召邹生?(唐·白居易《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E.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答案BDAC是古体诗,E是绝句,只有BD是排律)


20153月海淀零模试题

甲.    夜宿七盘岭①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乙.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①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君平:西汉严遵的字,严遵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两首诗都是近体诗,而且都属于近体诗中的          。其中甲诗的第        句是押韵的,这首诗共有        联是对仗的。(空处填入数字)(3分)

2、对甲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独游者彼刻的心情。

B、尾联浮客褒城呼应首联独游”“高卧

C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

D褒城闻曙鸡一句写出了作者独游失意而夜不成寐。

3、下列诗句中和甲诗颈联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C.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试分析甲乙两首诗中颈联的异同。(4分 )

 

答案

1、律诗(或五言律诗) 2,4,6,8     3

2C

3D

4、相同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高。不同点:沈诗用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衬托蜀道之高。李诗用山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依傍着马头升起衬托蜀道之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