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呆久了,空气变得枯燥,整天为工作,为生计奔波,心情实在有些烦躁,总想找个机会出去发泄自己,让自个儿投入大自然,呼吸清新芳香的空气。于是,经常在周末到乡下去,感受另一片蓝天。
只需抬起一双稚嫩的脚板,走在乡间的黄土路上,总能寻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带有乡土气息的微风扑面而来,一望无垠的庄稼,象巨大的地毯镶嵌在大地上,迎接远方贵宾的到来。抬头望天,蔚然一片,几只小鸟飞得高高地,飞成一个多彩的图案,让人禁不住拍手欢呼,与她们同唱一支动人的歌。田塍地头,一蓬蓬野花悄悄地盛开,忘情的野蜂哼着小调,紫的、黄的蝶儿翩翩飞来。与迎面走来的老农打声招呼,点燃一支烟,农业收成、农资化肥价格、天气变化以及农民最最关心的问题、各种小村传说和趣闻等等,会令你耳目一新。
借来鱼竿,带条小凳,悠然静坐于村口的大塘边,撒下几巴粗糠,不期望钓多大、多少数量的鱼,只是希望拥有那份宁静,就如平静无痕的水波,脑子里一片空白,愁绪烦恼抛得远远地,也许馋嘴的鱼、虾偶然上钩,常常带给你的是一份意外的喜悦。
乡村的夜早早地到来,门外虽比不上城里的灯火和人群,没有舞曲和歌声,但你可随意在村子里溜哒,看满天的繁星,听几声犬吠,人多的地方凑个热闹,别正儿八经的听一回乡下人的胡扯,不过,有些也是实在话。或者哪儿也不去,妻儿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和年迈的父母聊聊,拉拉家常。让孩子向亲爱的爷爷、奶奶汇报一下近来的学习情况,聆听他们那从前古老、真实又好像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兄长们好长时间不聚了,抽空去串串门,守着一壶陈年的酒,慢悠悠地品茗绵长的农事,叨起小村的变化、冗杂的家务事和柴、米、油、盐、孩子学费负担等等,用不着客套,有什么说什么,想几句说几句,因为兄弟如手足。
不是因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写文章总冲刷不掉那份乡土气韵,只有下乡去,你才能体会到这份土气。这里,是生活的大课堂,让孩子适当地参加一点劳动,领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远比任何一本教材、任何一堂课程来得现实生动和容易接受,爱好作文的小朋友将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生活积累。这里,无所羁绊,任你自由地转,渴了,喝一口清凉的井水;累了,遍地都可坐下小憩;困了,早早睡吧,保您做一个好梦;懒了,早上再睡会儿吧,没有人会干扰,不像城里大清早有人喊叫“灌煤气、收饮料瓶、收纸板箱、收洗衣机、彩电、冰箱”,母亲会把你的早餐盖在锅里,自己却悄悄地出门到菜地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