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2011-03-15 09:27:19)
标签:

日本

地震

海啸

祈祷

祝福

杂谈

分类: 其他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看到上面这张图,很多人会以为是好莱坞某部灾难片的海

吧?不,它所纪录的图像,真真实实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震惊世界的日本大地震,继而引发大海啸。

   自然灾害无可避免,当它们出现在面前,什么烦恼、什么

学习成绩、什么房子车子票子,统统的一切都是浮云,只有活

生生的生命是最真实的。看这些图片,会感觉今天照在我们身

上的的阳光是如此温暖;我们能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气是如此真

实。珍惜每天,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为云南和日本地震中的灾民祈祷!祝福!希望他们能尽快走出阴霾。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当大自然的力量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如此的巨大,曾经赖以

生存的家园,瞬间变得渺小而不堪一击。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曾经人们眼里的那些庞大建筑,现在就像孩子们的玩

具一样,被海水冲的四零八落,显得那么的无助。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当我们站在自然灾害面前

网上找了一些相关的,也许有人会想要知道:

【日本为何地震多发】:

   在地球的表面下有很多层厚度大约为70公里的地壳构造板块。这些板块每年移动几厘米,导致地表发生变形。但是当板块的形变足够大的时候,会有一股力量试图纠正这些形变,于是导致了板块突然地移动。地震是板块突然移动产生震动的结果。

   最频繁发生地震的地方就是两个或多个板块的交汇处。日本成为地震多发地的原因是日本地表下方有好几个板块在这里交汇。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核辐射小知识】:

据报道,日本大地震的第二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对该地区民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和相对安全的能源,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从未发生过重大核辐射事故,核电厂所在地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的放射水平基本维持在天然范围内,核辐射安全状况总体良好。但这次发生在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也告诫我们,自然灾害对核电厂的破坏不容小视,国民掌握一些应对核泄漏的知识以防不测还是必要的。

  核辐射有α、β、γ三种辐射形式。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等。有时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白血病、畸变、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当遇到核泄漏发生时,要做到不轻信谣言,请马上收听、收看当地的官方广播、电视、报纸新闻,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不信谣,更不要传谣;要服从职能部门的统一指挥,不自行其是、盲目行动;在户外的人员应尽快进入室内,关好门窗,不要随便外出,并按规定及时服用预防药;注意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事故的跟踪报道,等待官方的通知;需要撤离时,应服从职能部门的安排,携带适量必需品(保暖衣裤、雨衣雨伞、干粮和饮水等),镇静、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撤离时切不可散布不满言论,避免妖言惑众引起混乱;撤出的人员应及时洗消去污,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体检;为防止放射性灰尘被吸入体内和沾上皮肤,沾染区内人员尽可能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住;不在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接触受染物体;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沾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树枝,站在上风或侧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拍打扫除,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