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方法及策略
(2019-03-22 15:53: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指导 |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
简要解读
丰南区教研室
培训目的:
3、参赛选手按培训修改教案,正确讲课。
学习任务:
1、建立、落实两个课程理念
2、明确基本特征和课型。
3、从案例中学习教学基本流程。
校本课程与综合活动课的区别
校本课程教学方法及策略
校本课程与综合活动课的区别: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
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
校本课程教学方法及策略
课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学科内容和环境,四要素的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学科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去选择相应的适宜的方法。
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有:
1.讲座、讨论、视听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以理论学习或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如:《家乡的旅游资源》课,就采用大量的视听教材和视听设备进行教学;《时事论坛》运用讨论或辩论的方式,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准备讨论的材料或话题,通过视听资料(如报纸、书籍、黑板、录像、电视、录音等)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讨论;而《法制教育》、《安全报告会》采用讲座方式,将有关有关内容通过一些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借助一些电教媒体或图片、文件,来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法律知识、安全知识,从而使他们知法、守法,获得安全知识。
2.探索、发现、操作、参观访问、调查、实践活动教学活动方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课程,大量科学类的校本课程和技艺类的校本课程就适宜用这些教学方法。如《 汝瓷的制作》就是按“寻找切入点——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基本过程来进行教学活动的。
3.扮演和模拟、游戏的教学方法
以培养品种为主的课程内容,通常运用此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和知识,它可以运用于模拟法庭、模拟市场、待人接物、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等。例如《家长学校》课程,让学生和家长换位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家长体验做学生,让学生体验做家长,这样使彼此更加了解对方,有利于增进感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
以上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因素,也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令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切不可随意的、长久的重复使用同一种方法,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如《走进电脑的世界》课,各班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在课内、课外共同研究、操作、实践、相互启迪、帮助、合作,共同分享合作成果。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作式、探究式教学,以技能操作为主,理论指导为辅,把校本课程《走进电脑的世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到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实物观摩到自己创造逐步探究、开拓,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设计、制作能力,分阶段开出各种实践活动。
案例:
教学目标: 《吴桥杂技》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吴桥杂技的起源与发展,学习2个杂技节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吴桥杂技的艺术起源,使学生了解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组织学生尝试学习2个杂技节目,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杂技艺术在古代的源远流长性,知道中国吴桥杂技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使学生知道杂技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特点,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快来看。(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演员们在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上表演的节目。
师:中国的杂技之乡是吴桥。吴桥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是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杂技更是我们吴桥人的骄傲。
(请同学们看吴桥杂技节目在各地演出的图片,投影出示。)
师:通过刚才看图片,谁知道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是那一年举办的?(1987年)
师:今年是2011年,到10月22日将在石家庄市举行第十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届时,将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节目,同台竞技,共逐金狮。
师:你知道我们吴桥还有哪些杂技节目吗?(生看图片,师介绍)
二、探究新知,体验乐趣:
1、介绍吴桥杂技的起源和发展。
师:吴桥杂技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那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的,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它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以人体表演为特征的杂技艺术。
请同学们看图片(幻灯片出示),让学生了解吴桥杂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习杂技节目:
(1)、学习魔术:巧变三根绳。
师:吴桥有这么一句杂技民谣是“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谁能给大家露一手?
师:老师给你们露一手如何?想学吗?(师示范,学生练习)
(2)、学习手技:抛沙包。
3、小结:
这两个杂技节目同学们练的怎么样?抛沙包肯定练的不太好。没练熟的同学课余时间继续练。是啊,短暂的时间哪能练的熟呢?如此简单的小节目都这么不容易练好,更何况那些高难度的杂技节目呢?
有这么一句杂技谚语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杂技演员们练功是多么的辛苦,我们也应当学习他们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三、唱民谣:
师:最后让我们在杂技民谣中结束今天的课程。(投影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