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

标签:
北京北大学汉语中国文化教育 |
分类: 教育 |
博主注:我的儿子乔尼卡不久前到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回到美国后,他用英文写下了在中国的经历和体验,包括学,衣,食,住,行五个方面。下面仅摘取“学”这部分译成中文与博友们分享。
收到北京大学邮寄来的暑期汉语进修班的录取通知书后,我立即申请赴中国的F签证(签证费140美元)。我买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由洛杉矶直飞北京的机票,票价已涨到1791美元。我在北京大学为期六周的汉语学习和在中国的文化体验可简要概括为学,衣,食,住,行五个方面。
我这次留学中国并不是因为奥巴马总统的“十万强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 ,该计划要在四年内推动十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或实习。我也没有申请中国政府给美国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因为这种奖学金要求留学至少一个学期,还要提前申请和报批。我的留学完全是自费,我生在中国,长在美国,英语成为我的母语。高中时选修了西班牙语,大学时自学日语。三岁半来美后,我只回国一次,是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中国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那时的我,早就不懂中文了。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商学院毕业后,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执照,一直忙于工作。这次抽出时间去北京大学学习,目的不仅是要学汉语,更是要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直击和体验中国文化,扩展全球视野。
在申请去北大学中文时,我的中文水平可以说是“目不识丁”,我已经20年不说不用中文了,一切都从头开始。父母给我买了一套三册“您好”中英文双语教材,我匆匆浏览一遍。妈妈对我说,如果期末考试通不过,你就当旁听了。北大按照中文测试成绩分班,我自然是分在最初级的汉语班。我成功完成了120个学时,初级汉语读写考了96分,初级汉语口语考了90分,给妈妈一个大惊喜。其实这成绩的取得一半是靠个人努力,另一半要归功于老师和语言伙伴。在结业典礼上,我送给老师我从美国带去的礼物。我们每个学生都一对一的分配到一个北大的学生做语言伙伴。我的语伴是北京大学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帮助我学习汉语和适应新环境。
汉语是很一种很难学的语言,六个星期的学习仅仅是个开始。要学好中文,我还要走很遥远的路。这次进修最主要的收获是敢于开口讲中文了,为我进一步学汉语奠定了基础。我们这些外国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美国的,加拿大的,欧洲的,南韩的,等等。我们讲汉语都洋腔洋调。我也破除了恐惧心理,开始说中文,即使发音不准也敢讲,不会说时也知道如何请教了。虽然时常闹笑话,就当是幽自己一默了。老师问我们大学毕业多长时间了,我说毕业三个小时了。应当是毕业三年了。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是高级会计人。我常把汉语的副词搞错。别人劝我多吃菜,我说不要;别人再劝我,我说非常不要。我分不清中国人和华人的区别,因为两者都用同一个英文单词Chinese。我有时把华裔说成中裔,听起来像是中东裔。有人问我是美国人吗,我说我是华籍美国人,别人听成我是滑稽美国人,大笑。
我的汉语发音不好,把黄瓜读成红瓜,把大姨读成大爷。中文最难发的音是第三声。我的表哥教我一个窍门,发第三声时,先发成第四声,再快速转成第二声的末音。比如骏马的马,先读成骂,再转成麻的尾音,连续快读下来,就成了马。可我还是掌握不好发音。
我写汉语时的最大障碍就是一个字各部分的比例掌握不好。比例不对有时会改变字义。赴京临行前,我第一次练习写自己的中文名字。在北大的绘画课上,我生平第一次画中国画。绘画老师在一张白纸上每画一部分,就给我们讲解画法,经一个学生翻译后,我们就尽量描摹作画。当在画作上写自己的大名时,我还是没把自己的姓写对,名字中三个字的大小也不一致(见山松瀑布图)。经过在书法课上的练习,我终于在最后的熊猫画作中,能够正确写出自己的中文名字了。
在书法课上,老师让我们自选汉字写书法,我选了“敏”字,因为同学说敏是聪明的意思。然后请人裱成横挂幅。这时我还学会了用繁体写自己的名字,但仍掌握不好字的比例。我的扇面书法“雅趣”带回美国后,我忘了这两个字的发音和意思。我的朋友认不出我的书法,把“趣”字读成“志取”,因为我写字的比例不对,主次位置有点喧宾夺主了。雅趣的雅让我想到北大标志物“博雅塔”中的雅字。
作者的书法:敏。
作者的书法:雅趣。
我在扇面的另一边写了“天马行空”的书法,因为我喜欢那种自由奔腾,豪放无拘的意象。我的印章刻好后,一方红印落在了我的书法上。我买的马利牌中国画颜料上,还有刘海粟名师的题字呢。我用的披羊狼毫画笔是紫光阁笔庄的祖传名笔,与我表哥紫光同名。本想将颜料和笔墨砚台都带回洛杉矶,可惜飞机上因安全原因不让带墨汁,被北京机场查出没收了。
作者的书法:天马行空。
我在加州高中毕业时,获得了国际学者证书(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这个项目对学生有很多额外要求,比如参加画展和写一篇论文。我的高中画展受到专业画家的好评,还给了我奖学金,鼓励我专修艺术。但被我婉拒,我选择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商学院,主攻财务和金融。本想把绘画当业余爱好,但一忙起来就把绘画搁置一边了。这次中国绘画课,使我再次焕发了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妈妈说我绘画有天份,送给我一套两册“跟徐湛学国画”的教材,还想让我拜师学艺,把这一特长发扬光大呢。这也是我此行的意外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