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略论《老子》

(2013-10-14 11:16:20)
分类: 妙理
问:你的文章中常引用《老子》,不经意的交流中也多提及。而隐芝在其语录中,引用葛洪对道德经的评述,且只推荐了两部经书(周易参同契和黄庭经),未将道德经列入。而你的文章中,叫人读黄庭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貌似与隐芝的主张矛盾?
简略答复:
葛洪确实将《老子》纳入讨论范畴,一则是赞扬,一则是批判,批判之原文是:“又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也。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有况不及者乎?”
从以上可以看出,葛氏批老,是其认为《老子》一文在修道方面属于“泛论”,不指明具体修炼方法,让人无所适从,所以不好,并不是说《老子》一书无价值。另外,在“治世”方面,葛氏认为儒家学说更适合治世,而《老子》所论在这方面不如儒家。不仅葛氏,整个道教虽然推崇《老子》,但一直未能深入挖掘《老子》治世方面的精髓并形成世界级教义,无法在国人治世学问中造成深入影响。此局限性,终于使道教不能向基督教那样,将国家推入民主行列中,自身也始终被外来宗教挤在偏隅。
我认为,《老子》一书主要论道及论治世。在个人修炼方面,老子几乎没有指明任何修炼方法,也未告知他如何获得的道。不了解这一点,乱解道德经,都是与老子本意相违的。古往今来,很多人注解老子,“修道”方面的文章都是采用牵强性注解,无法灵活转化成治生。在仙学著作中,转化《老子》部分玄理并与其它治生玄理完美结合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仙学,目前存世著作中,应该只有《周易参同契》和《黄庭经》是做得最成功的,隐芝属于炼养家,所以只推崇这两部仙经,应该是情理中的事情。
《老子》一书,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论道,另一部分就是根据他古今“善为道者”的高度,以其领悟的“道”的特性所提出的治世主张,希望国家达到“长生久视”的治世目的,摆脱“乱亡相继”的历史怪圈。老子“以道治世”的“良方”是否高明?究竟有何高明?也许是认识老子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历来是批判者占了绝大多数。就连葛氏也看不上。我本人认为,作为人类当前最高认知成果的西方民主思想,不过刚刚摸到了老子“无为”思想的尾巴,人类当前民主政治的实践,也只是老子“无为”思想的浅尝初涉。
《黄庭经》多摄取《老子》和《黄帝内经》。关于《周易参同契》,作者说:“大易性情,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华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明确《老子》思想是仙学炼养“三道”来源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