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细雨微澜
细雨微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5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协作命题意图分析说明表

(2011-04-27 13:23:12)
标签:

出卷意图

杂谈

分类: 试卷

 

 

表:小学语文协作命题意图分析说明表           命题者  颜碎媚、金欢梅    学段高段

 

 

 

 

题号

题 

分 值

题 型

试题

来源

(参考、创作)

 

本册或本学段对应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点、情感点等)

理解

分析

运用

评价

 

说 

一、积累运用

1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8

填空

创作

检查对“词语盘点”中的“读读写写”部分里,使用率高但易出错的字的字形掌握,督促学生必须学会写

 

 

 

 

 

2

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情境选择运用

6

填空

创作

注重四字词语的积累,既要会写,更要能理解运用,这是高段学生应具备的表达能力;还渗透了读书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3

照样子,想像写句子。

6

填空

创作

能在写简单比喻句的基础上,学习把喻体写具体

 

 

 

 

4

按要求默写

10

填空

创作

对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不仅能会记忆,还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做到学以至用,达到积累的真正目。

 

 

 

5

根椐课文内容填空。

7

填空

创作

关注语言生动的表达形式,对于优美词句务必要会背诵,并能理解。文中特别推荐的形象鲜明的人物不仅要知其名,知其事,更要品其质,为学习、做人服务。

 

 

 

二、阅读理解

 

 

 

 

三、情境交际

6

读片段,完成练习

16

填空

创作

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美好心灵, 感受、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运用“联想”的表达方法。

 

 

7

 

读短文,完成练习

 

 

14

填空

创作

首先立足文本之中,整体把握文意。然后站在文本之上,赏析精彩句段,领悟言外之意,体会情感主旨。最后跳出文本之外,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所得所悟。

 

 

 

8

根据语言情境,完成写话

5

填空

创作

情境交际的话题选择立足生活,让学生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拟定简单的发言稿。

 

 

 

 

四、习作表达

9

习作表达

25

作文

创作

创设一个与生活接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习作平台,全面考察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提示学生要会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善于积累写作素材。

 

 

 

 

 

 

 

 

 

 

合计(统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的分值)

25

35

10

25

5

 

本卷命题的特点

考试是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课程改革下的考试是作为一个激励、展示的平台,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本次命题着力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注重情景创设,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 重理解运用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素养的一大内容。学生只有在“理解和运用”中,才能习语学文。本份试卷将考察孩子的理解运用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并努力体现工具与人文统一、内容与形式并举、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命题理念。注重了词句的积累,注重词句的理解运用,旨在夯实学生的语文底蕴,丰富学生的语言世界。第二题补充成语并运用,不仅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更要求对语境的正确理解与分析。注重四字词语的积累,既要会写,更要能理解运用,这是高段学生应具备的表达能力;还渗透了读书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第三题仿写句子,是典型的运用型习题,让学生通过仿写运用实践,能在写简单比喻句的基础上,学习把喻体写具体。第五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也是要求学生在积累的同时,能做到正确的理解。读片段和短文做练习,注重渗透理解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抓住环境与心理的描写,体会情感。这样命题的设计,凸显了对单元重点目标的检测。短文练习中“生活体验”这一题的设计,更注重对文章主旨理解以后的迁移运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二 重生本个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也应是语文考试的主人。本试卷凸显以生为本,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如以“卷面书写我认真”、“积累运用我自信”、“阅读思考我喜欢”、“情境交际我能行”、“习作表达我快乐”来设计板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技能提出要求,更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为学生创设生动运用语言的情境,尽量减少或避免纯机械的识记,努力使学生经历检测犹如经历愉快的语文之旅。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因此,本次命题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如:“谈谈你对父亲言行的理解。”“你觉得这幅画真是……”“请从四处中选择……”这些命题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让他们的自主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你也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简单写出“捕鱼”的经历和感受。”这道题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的,让他们尽情地展现各自的“风采”——展现了他们概括表达的能力、理解运用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 重情境创设       本次命题的过程中,及时选择了身边熟知的生活素材,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搭起一座桥梁,让课内外、校内外的语文信息得到有机的统一。如“积累运用”的第一道题的设计就取材于举国欢庆的阅兵仪式,让识字、写字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再如第二题补充成语并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情境对学生渗透了良好的读书方法和习惯。“按要求默写”选择了学生熟悉或亲为过的场景,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回想积累中的知识,把积累内化为积淀,活化为语言,羽化为精神(以诚待人、热爱自然)。 而“根据情境完成写话”更是利用这次预防“甲感”的一个契机,激活学生的言语动机,让学生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拟定简单的发言稿。最后“习作表达”是孩子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写作水平的平台,便成了习作命题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本份试卷习作表达赋值25分,以“感动”为题目,以一两句简短提示语,作为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的引子,以“通过对环境、语言、动作、神情等的描写,”作为对习作方法的引导,要求表达具体,有真情实感,力图体现立足学生生活和语言实际、关注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开放学生自由习作空间的习作命题理念。

总之, 本次命题努力做到:考试要考得学生学会理解运用,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目光更长远,心胸更宽阔,理想更远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