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协作命题意图分析说明表
(2011-04-27 13:23:12)
标签:
出卷意图杂谈 |
分类: 试卷 |
、
项 |
题号 |
题 |
分 值 |
题 型 |
试题 来源 (参考、创作) |
本册或本学段对应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点、情感点等) |
识 记 √ |
理解 √ |
分析 √ |
运用 √ |
评价 √ |
说 |
|
一、积累运用 |
1 |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
8 |
填空 |
创作 |
检查对“词语盘点”中的“读读写写”部分里,使用率高但易出错的字的字形掌握,督促学生必须学会写 |
√ |
|
|
|
|
|
|
2 |
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情境选择运用 |
6 |
填空 |
创作 |
注重四字词语的积累,既要会写,更要能理解运用,这是高段学生应具备的表达能力;还渗透了读书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
√ |
√ |
√ |
√ |
|
|
||
3 |
照样子,想像写句子。 |
6 |
填空 |
创作 |
能在写简单比喻句的基础上,学习把喻体写具体 |
|
|
√ |
√ |
|
|
||
4 |
按要求默写 |
10 |
填空 |
创作 |
对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不仅能会记忆,还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做到学以至用,达到积累的真正目。 |
√ |
√ |
|
√ |
|
|
||
5 |
根椐课文内容填空。 |
7 |
填空 |
创作 |
关注语言生动的表达形式,对于优美词句务必要会背诵,并能理解。文中特别推荐的形象鲜明的人物不仅要知其名,知其事,更要品其质,为学习、做人服务。 |
√ |
√ |
|
√ |
|
|
||
二、阅读理解 三、情境交际 |
6 |
读片段,完成练习 |
16 |
填空 |
创作 |
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美好心灵, 感受、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运用“联想”的表达方法。 |
|
√ |
√ |
√ |
√ |
|
|
7 |
读短文,完成练习 |
14 |
填空 |
创作 |
首先立足文本之中,整体把握文意。然后站在文本之上,赏析精彩句段,领悟言外之意,体会情感主旨。最后跳出文本之外,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所得所悟。 |
|
√ |
√ |
√ |
√ |
|
||
8 |
根据语言情境,完成写话 |
5 |
填空 |
创作 |
情境交际的话题选择立足生活,让学生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拟定简单的发言稿。 |
|
|
√ |
√ |
|
|
||
四、习作表达 |
9 |
习作表达 |
25 |
作文 |
创作 |
创设一个与生活接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习作平台,全面考察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提示学生要会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善于积累写作素材。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统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的分值) |
25 |
35 |
10 |
25 |
5 |
|
|
本卷命题的特点 |
考试是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课程改革下的考试是作为一个激励、展示的平台,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本次命题着力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注重情景创设,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 重理解运用
二 重生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因此,本次命题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如:“谈谈你对父亲言行的理解。”“你觉得这幅画真是……”“请从四处中选择……”这些命题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让他们的自主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你也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简单写出“捕鱼”的经历和感受。”这道题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的,让他们尽情地展现各自的“风采”——展现了他们概括表达的能力、理解运用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 重情境创设
总之, 本次命题努力做到:考试要考得学生学会理解运用,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目光更长远,心胸更宽阔,理想更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