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有知音
——青年实力派山水画家武际新
潍坊是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之一,宋代李成(李营丘)开创了“平远寒林”的风格,“开谈不言李营丘,说尽山水是枉然”,领画坛一时风气。时代更迭,中国山水画也在不断发展,名家辈出,异彩纷呈。尤其近些年来,我市山水画家曹和平、时振华、胡有民、于善起等,传承经典,锐意创新,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武际新便是其中一位。 看武际新的作品,其风格是散淡的,悠远的,清新的,含蓄的、古朴的,空灵的,细腻的,却又有华滋苍茫的独特视觉吸引力,体现出了“精神必有所本”“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追求。
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武际新认为,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历水的中国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再没有哪一个画种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而从武际新的山水画中,我们已经初步体味到了中国画的这种独特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从绘画语言上讲,相对于纯以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取胜的水墨画,武际新更喜欢设色山水的创作,他觉得色彩与水墨的融合似乎更能表现他内心对奇幻大自然波诡云谲的崇敬与向往,从艺二十余年,在根植传统的基础上,武际新兼收并蓄、广采博收,既重临摹学习,从近代张大千、黄宾虹等大师笔下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重写生实践,曾先后游历国内名山大川,创作时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怀和人生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作品融北宗气势,又兼南宗灵气,功底扎实,气韵生动,设色清润而不浮薄,沉厚庄重而不晦滞,明丽而不甜俗,墨色相融,相得益彰,细细咀嚼之下,颇有意味。
山水有知音,乐在泉林寻。这些年来,武际新行走山林,厚积薄发,自出机杼,逐渐形成了自己艺术的面目,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画展并获奖,并被美术馆等有关机构和藏家收藏。
潍坊保健报
本报记者王玉龙
武际新,当代实力派青年画家,祖籍陕西,1973年生于山东潍坊。自幼喜爱绘画,年轻时受教于乡贤陈寿荣、张玉峰、胡有民诸先生,后对国画大家张大千、傅抱石、黄宾虹、吴湖帆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临习,画艺大进。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画展并获奖,被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潍坊市美协会员,随缘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张大千(大风堂)第三代弟子,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画家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