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下《短文两篇》原文、翻译、课下注释、例题、原文朗

(2010-02-04 19:34:19)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言文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一、夸父逐日《山海经》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二、两小儿辩日《列子》 

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课下注释

1、夸父逐日赛跑

   2、河、渭不足黄河

   3、弃其杖自己的、他的。

   4、化为邓林成为

两小儿辩日 《列子》

   ①选自《列子?汤问》。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在现在山东省曲阜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②辩斗:辩论,争胜负。③以:认为。④去:距离。⑤车盖:古时候车子上的大圆盖子,雨天挡雨,热天蔽日。⑥及:到。⑦盘盂:盛放食物的器皿。盘,盛放食物圆而浅的器皿。盂,盛放液体食物的器皿。⑧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⑨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⑩决:判断。(11)孰(sh*):疑问代词,相当于“谁”、“哪个”。(12)汝(r():人称代词,你。

 

例题  

1、中心思想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2、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   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2、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3、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4、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

5、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