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家祺和妈妈
家祺和妈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39
  • 关注人气:21,1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人比孩子,孩子比什么?

(2010-06-20 23:08:00)
标签:

大人

孩子

比较

尊重

承诺

包容

换位思考

育儿

分类: 祺妈的困惑

2010620   星期日  3Y2M27D

大人比孩子,孩子比什么 

http://s15/middle/5d8b2787t897f2a35c90e&690
祺爸作品《荷》

昨天下午,祺爸下班后没有什么应筹,像往常一样带我们一起出去转风景。

去的“莲池月夜”,万亩荷塘,七八月份应该是最应景的,

因为今年天气偏冷,春季大旱等影响,荷苗长得并不是很旺,不过偶而的也能见到几小株亭亭玉立的荷花了。

还不是赏荷的季节,人出奇的少,

若大的莲池周围只停了一辆车,竟然是我们单位的!

巧啊!

而到了中间的赏荷台才发现是和祺爸妈同时都很熟悉的一个年轻领导一家三口!

他们坐着自带的小凳子,那个男领导同事正在修改讲话稿,孩子和妈妈每人手中拿了一本书。

即然碰面了,不管是不是打挠总得打个招呼,

寒暄之后,祺妈告诉祺宝,看小哥哥多棒,在学习。

当着众人的面,小子没有发一言,

等到了车上,祺妈再次提到小哥哥爱学习,小子发表意见了:“小哥哥学习,他的爸爸和他的妈妈都陪着他。”

 

哦,同样的一个场景,出发点不同,注意点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妈妈只顾着比孩子了,

孩子也在按他的关注点做出了比较。

祺妈有些惊讶,但没有怯场,回应到:“噢,只要爸爸妈妈有时间,也会陪你一起学习的。”

小子听了很高兴的应到:好!

希望,这一承诺不会成为空头支票。

 

昨天,祺妈加班了大半天,今天一大早,小子起床后看了看旁边的妈妈,笑眯眯地说:妈妈,你今天不加班吗,今天没有事了吗,今天陪我玩对吗?

祺妈答:对,今天妈妈陪你玩。

过了一会儿,电话响了,祺姥把手机送了过来,一看号码并不是熟悉的,

接起后竟然是熟人,说有工作上的事,需要我下午去帮一下忙。

是工作肯定不能推却啊。

旁边的小子竟然很会捕捉大人谈话的弦外音了,等我一放下电话就问:妈妈,谁找你,让你下午去哪?

一番解释之后,小子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

中午临睡前,小子有些不放心地问:妈妈,下午别人有事,让你去帮一下忙是吗?

也许是看到小子眼睛中流露出来的那丝期盼又无奈的目光有些不忍心,祺妈说:下午妈妈去办公室只用一小会儿时间,你可以一起去。

小子眼睛瞬间闪出一道亮光:妈妈可以带我一起去办公室?!

祺妈:是,因为这是周末,不是加班,只是去帮一个小忙,妈妈可以带你去。

 

午睡之后,祺妈在家打扫卫生,小子跟姥姥先去楼下玩了。

等到了约定的时间,祺妈正好收拾完,赶紧下去,

小子正在车库边用水枪给我洗车呢,

一看见我下来,放下水枪就去开车门准备上去,

祺妈:爸爸刚打电话回来,说准备带我们去玩,妈妈一会儿就完事,你就跟爸爸车吧。

祺姥听了赶紧跟我一起做工作,小子一屁股坐到车座上,就是不听。

没撤,跟祺姥交待好在家等祺爸,我们先去办公室了。

就在我发动完车开路之后,小子笑着冲我说了一句:妈妈,你没骗我!

呵呵,小子,妈妈真的很少骗人啊,从小到大,妈妈算得上是个厚道之人,

对你,看来更要注意了……

 

晚上,玩过之后在外面吃的饭,回家的途中祺爸送我去办公室楼开自己的车,

小子一开始就喊着,要跟妈妈一起,坐妈妈车回家,

祺姥说:跟姥姥坐爸爸车就行了,反正是一块回家。

祺爸祺妈同时附和,小子却一意孤行。

祺姥有些气,发出狠话:你去吧,我跟爸爸出去玩,去一个你从来没去过的,最好玩的地主玩。

小子不为所动,当真坐到我的车上,发现爸爸的车不见了踪影就有些不甘心了,不时的问:爸爸的车呢,怎么没等我们。

祺妈逗他:可能爸爸真跟姥姥出去玩了啊。

小子急:都天黑了,他们怎么还出去玩啊,妈妈我想找姥姥。

祺妈:咱们看不见他们的车去哪了,算了,回家等吧。

小子:妈妈,我想姥姥,你快给她打电话问问去哪了吧。

说着说着,我们也到家了,

当小子看着姥姥正站在车库中等我们时,高兴地喊:姥姥回来了!

一下车,小子就冲上去了,嘴里喊着:姥姥,你骗我了!

然后祖孙俩相拥而乐。

 

在祺妈这一代人的思维中,总是父母在说:“看,人家孩子……”,

这只是强势群体的单方言论,

倾听者内心会是怎么想的呢?

比较,是一种惯性思维,而且往往是向上的。

即然是往上的,比较的结果肯定是有落差的,

落差能给人以动力,也可以给人以挫败感,

有了动力肯定是好事,

那么挫败感呢?很可怕的。

生活中,父母可以比孩子,孩子肯定可以比父母啊,

你比人家孩子怎么怎么了,孩子完全可以比人家父母怎么怎么了,

比来比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益处呢?!

很值得反思。

 

其实,小孩子也很在意是否“被尊重”。

俗话“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同样适应啊,

世界万物,道理都是相通的,

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更何况是求知欲、理解力超强的孩子呢?

自尊,应该是生物体的本能,

作用力是相互的,

想要被尊重,我们还是先学会尊后吧,

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应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只有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了,

和谐,也就很容易了。

而和谐,更多还是“包容”,

有容乃大,容,是否可以理解为“求同存异”?

水至清则无鱼,因为水的不包容而失去了灵性的鱼,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出污泥是荷包容了环境,不染是荷保持了自己的秉性,

荷的存异,才彰显了自己的独特的魅力,

正如美女野兽,冲击眼球的是那份所谓的“不协调”,震撼人心的则是那份“和谐”。

仅是一已之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