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的相反的相反的相反的相反的是…


标签:
芷润超验旁观者。9月30日。 |
分类: 【芷润独钓寒江大雪】 |
最近做什么事情都极其没有长性的鄙人我常常在月黑风高的时候扪心自问:你丫敢再吊儿郎当歪不着调一点儿吗?——这成了芷润心中暗黑泥沼般的俳句。
不说别的,连一向视若呼吸甘之如饴的“日日阅读”都无法持续。这个季度新近买的《博兹特写集》《未来是一只灰色的海鸥》《奥威尔日记》《美洲纳粹文学》《野菊之墓》《像你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终极教父》《我们的普世文明》《信徒的国度》《妻子的沉默》·A.哈里森《英国农民工小像》·玛琳娜·柳薇卡《白公主The White Princess》《茨维塔耶娃诗集》《北京时间》·荆永鸣《勇者物语(上中下)》·宫部美雪《龙朱》·沈从文这十多本儿涵盖翻译小说、随笔、诗歌、动画原著、国内文学的书籍:几乎在同一时间全部拆封一字摊开(要知道这绝对绝对不符合我的阅读习惯:我从来是读完一本再拆一本),一会儿读几段这个一会儿读几段那个;小说刚看到第10页,又翻开译本第20页;也有时一本书完全天马行空地跳着读,读了第245页的其中几段,就又跳回前30页读另外几段…………最后搞得情节不知所云语感超级混乱,一百个片段一百个开头一百个零散句子,忘记了最初徜徉在书海这片浩瀚盛宴里的乐趣、触动,以及初衷。
以前从深夜到天明能够读完一到两本(视薄厚与类型)书,而且精神百倍不知疲倦乐不思睡,现在可好,死盯着一本书不能超过30分钟(而且还是杂书),必定得另摊开一本儿换种语境换种情节换种节奏换种语言冲击力,才得以继续阅读下去。这可是我如同吃饭如厕般寻常且必须的至爱的嗜好啊,说“生命养分”“呼吸共同体”也不过分——居然也有厌倦难耐的时候,很邪性,很新鲜,很诧异。
累了烦了当然可以干点儿别的,譬如写作。近来好长一段时间散漫无常没个定性的自己,创造性思维也堵塞受阻,磨洋工磨了好几个小时,灵感才瞬间乍现了那么一点点儿。都说专业作家不需要灵感也能下笔成章,我非专业作家,要说情感类的故事随笔和散文闭着眼睛我也能瞎写一气,毕竟写作情感专栏不是一天两天了,写不好还写不坏吗——只要我肯写,敏感的小神经尖锐的眼力见儿蹩脚的洞察力在芷润身上要多少有多少。问题是现在我不肯:没有那个心气儿,没有动力,也没有争强好胜的虚荣表现力。除了写点儿韩美剧观感和影评游记,我只想写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写私人感受,写写我过的日子——并不想徒有其表地再为他人做嫁衣裳,战斗之火早已然熄灭。
我只想写写生活写写我自己。可是恰恰就是这个“自己”,写起来何其之难:完全不在状态,找不到一个立足的支点,现实一旦平庸,灵感也即成为铺垫;吃喝拉撒的生活如果没有一个独特视角的波长和切口——不如不写,写了白瞎,不写也罢。
你丫敢再吊儿郎当歪不着调一点儿吗?
——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是正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