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不是做的多就能有感觉。


标签:
芷润大年初一群魔乱舞三十儿戏春晚。20140131。 |
分类: 【满身鸡皮女疙瘩】 |
我张大嘴巴,被眼前的某种景致深深地、深深地腻住了……
郭采洁。裹挟着杨坤,俩人儿唱的那曲儿吖……搅巴搅巴观众都能糊盆儿糨子黏墙了……喉咙眼儿里塞着两头绵羊呢吧??他们俩还能再“嗲”点儿么??!
黄渤。他那个造型儿,那一身儿经脏朴素耐磨的“爱马仕”呀……像是哪个技校的工人一脚踩进泥巴地里——四爪儿乱蹬……我爸说,这个老气横秋的“汽修工人”在“九转大肠”呐??
蔡明大姐。顶着一头汤婆婆式喜羊羊,坐轮椅的马大姐,毒舌中的雷母舌;一上来就给对方一闷棍、一上来就给对方一闷棍,让人在面瘫的刑讯逼供下,感觉自身已然“精”尽人亡……蔡明大姐我是喜爱的——但对脸谱化的“毒舌机器”,不感兴趣。岳云鹏“抖骚儿”抖得还成,但不如“今夜有戏”里跟德纲师父那么收放自如,也是没有多少发挥余地。
大张伟。情是那么荡漾,心是那么浪;歌是那么悠扬,曲儿是那么狂;魂是那么脱缰,神是那么放;化作一道光芒,闪瞎所有伤;就这个feel倍儿爽,倍儿爽;这个feel 倍儿爽,feel feel倍儿爽;爽爽爽爽……这个跳得跟“发情大猩猩”无二的北京男孩儿,透着那种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闹腾劲儿,将烦人化为喜庆,将傻玩儿化为放空;人生中最巅峰的状态,莫过于做个“二缺”:不要小看这俩字儿,这是一种相当程度的“精神高度”,人家“飙到280”的巨疯巨野的大张伟就达到了。我担心的不是假唱问题,我特怕这么胆儿肥的孩子再把人给唱亢奋了,一浪更比一浪狂……大张伟的歌儿我不到两岁的小侄子倍儿喜欢听,孜一碰到手机音乐库准放“大张伟”;我时不常儿也听,但不能久听,时间长了周边人等就心烦气躁地数落“你烦不烦啊!什么破歌儿,闹心!”。相比之下,大张伟的书跟本人我觉着更有意思,他书里体现的“买什么都不如买乐儿最值”的这种精神气质,恰恰是我们国家最最稀缺的,的确很珍贵。
张国立。我一直觉得国立大哥是一个“看上去很不正经儿的正经人”,甭管是演正剧还是喜剧,脸上都不用刻意就能显现戏剧效果。看着他在春晚上一字一顿地说着开篇第一句台词儿时,我莫名地都替他紧张,总觉得下一个字儿就要秃噜嘴……张国立成龙那段儿有点暧昧,俩人的气场儿都是那种“脸上弥勒佛、手上稳准狠”的把势,看着就般配;尽管成龙大哥把节目名儿念错了,但这点小岔子对于二人都不算事儿,戏谑地一遮就遮过去了。我看他们俩明年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地来一段儿,不比“曹云金刘云天”次。
冯巩。因为长得特像我大舅,再加上打小儿就看着他胳肢人逗乐儿——冯巩是我心目中继本山大叔退休后最期待看到的“春晚娘家人儿”。小品《我就是这么个人》就不说了,一贯的讽刺外加笑里辛酸;冯巩练就一副好拳脚,与俩长得磕碜的搭档一番折腾过招儿……看着就“热辣、滚烫、够吨位”,像吃了一盘儿猪肉大葱馅饺子:心底流油儿。
郭冬临。因为我爸超喜欢牛莉一看她就不错眼儿,于是乎我对郭冬临的小品总是感觉像看“撒娇起腻的两口子演双簧、台下还坐了一位瞪眼珠子瞎起劲儿的追星族”……总觉得郭冬临就像农村哪疙瘩刨玉米地的大兄弟,看着他我就想到猪头肉,大鼻涕,臭脚丫,蒜肠儿,然后我胃里就饱和了……
李敏镐。看他我基本就没听声儿——人家那价值太“立竿见影”了,面对着卓然炫目的“神的恩赐”你怎肯漠视?!!特别想看李敏镐跟郭德纲同台,演什么都行,为的就是一效果;我的俩“心头好儿”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各从其志各有千秋……多诗意呀,多喜气呀,多悬念呀,多漫天遐思呀……
那样我就会死把着电视机,绝不像对待年年开着但不看的春晚一样——绝对一辈子不换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