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篪·润 |
分类: 【满身鸡皮女疙瘩】 |
近来利用双休日开始系统地接触一些中餐名点烹饪料理,虽然每次都和了一身的面回家,感觉倍儿累,但也乐在其中,体味良深,甚至下了课还从超市拎回玫瑰粉酵母黄油莲蓉肉馅炼乳鲜蔬鲜奶黑芝麻等等一大袋子原材料配料回家——到家继续“实践出真知”。
其实促使我磨刀霍霍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多学点东西没坏处,艺不压身,趁着年轻还有精力有闲暇时赶紧多历练历练自己——尤其是厨艺营养学方面:谁能离的了吃呀。二是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男主厨(你看哪个大饭店的高级厨师长是女的?)大展身手,从名人到凡人,从电视到杂志,无一例外——全是男人厨艺精深,像什么芝麻蜂蜜烤鸡腿、香软皮蛋盏、酱汁鲜奶玉米、香菇红烩意大利面、东坡肉等好看又好吃的菜品——我即深深惭愧于自己厨艺的悲哀。
想着当自己孤老终身的岁月中都不能给自己做顿可口的吃食,还得买现成的;到外面餐馆点菜吃饭或者采购食物都分辨不清孰优孰劣、是否地道、含何种营养成份,以至挨宰受骗、被什么张半仙二医师的忽悠一溜儿够,吃都吃不明白,最后只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成为充填他人赢利事业的一抹注脚。
这样的阵势与现状下,不得不把自己逼上梁山。
有天,我心血来潮地对公司里几个未婚女孩说:“明晚我做饭给你们吃吧。”在场各位竟都一副受到刺激的样子,连连摇头否定。后来我才知道:她们怕胖是一方面,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人相信我会做饭、能够做一顿还看得过去的晚餐。
记得墨西哥的经典电影《浓情巧克力》中祖传菜谱里那句点金术:再往里面加点爱。——想来倒没有“爱”那么严重,但只要想想来者何人何性情,以及他/她的喜好偏重,便感从心生、事半功倍了。
我发现男人为了学做菜而上料理课的特别多。他们爱好厨艺的热度及水准大都比女人来势凶猛——从厨房器材、厨具性能的发烧,到酷爱食材的正宗与新鲜度,无一不精。
现代男人最爱的食材是天然、传统、无添加料的纯品菜系,做法也力求传统:该用竹屉蒸的绝不用微波炉;该用柴火炖的绝不用天然气;该熬四遍的汤,绝不两遍完事。
而女人基本不把学艺的事儿摆在首位,并捎带手学点小窍门激发个灵感——她们不太会认真地研究每一道菜品。
况且,女人跟男人去餐馆点菜也完全不同:女性一般在家里能做的菜,是绝对不会点的,她们大多青睐一些“我在家做不出”的菜;而男人恰好相反,他们因为“这跟我妈妈(姥姥)做的口味一样”而去点一些风味家常的菜。
这种现象甚值得思考:
男人终于肯替女人分担厨房的劳役生活了,且厨艺高超精妙,大有颠覆女人的架势。
可女人做菜的态度却还是日常,她们喜欢学的是“几分钟速食菜”“10秒出炉小甜点““冰箱沙拉”,或是比较文艺地用冰箱剩菜剩饭重新搞出个“什么州炒饭”“寿司冷饭团”之类只能哄哄厨艺白痴型男人的菜。
一旦男人可以丰俭随意,咸淡自由之后,便会在居家生活上,变得气场强大起来。
他们鄙视女人粗陋不变的喂养自己的方式,并日渐挑剔,他们不再觉得厨房是女人的传奇。
不一定哪天,他会说出“你这也算是女人?”这样冷感的言语——因为男人的野心及目标,早已达到专业水准。
正因如此,我更想做个将美好记忆封存在自己餐桌上的厨艺有妈妈味道的女人。
我想——爱自己、爱生活的女人,就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