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些新浪网友,不光“心浪”,嘴也浪

(2010-03-02 15:31:04)
标签:

芷润新浪。

分类: 【你不知道她有多不爱你】

当初到新浪入住时,博里还没有“不允许匿名评论”这项功能。本是来静心记录生活絮语的,根本不认识任何博友,不想结识任何陌生人,也没有告诉身边朋友与以前熟识的博友。

但林子一大,窗户一开,什么鸟都会进来,什么不予理睬的不该放的也都会被放进来。

现今社会,人们挫败感严重,心理失衡者众多,有没钱的,没活儿干的,没老婆的,没健康的,没孩子的,没人爱的,没车子房子的,没心的,没……

大多数博友上网是来寻求慰籍与心灵栖息的,以此得到安宁与真正的灵魂释放之所。当然,能够交到彼此契合欣赏的好朋友,得到温暖的友谊,也是每个正常人的本真所需。

这点毋庸质疑,理所当然,正大光明。我即也如此作想。

然而你不去犯人,未必人不来犯你。

某一天,无意中在自己博文下看到了用“匿名新浪网友”留言评论的一些挑剔刻薄、促狭歪曲的话语,本想立即反驳,可静心想了想,随即删除之,就让它穿耳而过。

佛心魔心一念间;

魔鬼与天使,有时候,仅一步之隔。

鱼儿上钩——恰是因为它张开了嘴。

若不想自己也流于同类,心被其玷污,那就管牢自己的嘴,学习老子“智者不言,言者不智”。

所罗门在《圣经·箴言》里说:“愚昧的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

一个人倘若在言语上没有过失,他就能把一半的祸害挡在身外了。

 

匿名诽谤中伤他人者,好有一比:

纽约有栋摩天大楼,老板每个月都为昂贵的电梯修理费发愁苦恼。因为楼太高,电梯不是一叫就来,乘客往往等得火急不耐烦,一直连续按电钮,因此电钮坏得很快。人们虽看到电梯按钮已经亮了,还是要再按一下才心安——好像别人按的都不算,非得自己的“点金指”按下,电梯才会来。

此老板在电梯旁贴了很多告示,都不管用不见效,结果一名心理学家在电梯门上装了一面大镜子,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因为镜子令乘客看到自己烦躁焦急的模样,乘客只要一站到镜子前,立马变得彬彬有礼,极为礼貌。

原先拥挤不堪的人群,在镜子前都成了绅士、淑女,耐心地等候电梯——镜子的妙用由此彰显。

马克思说:人生到世界上没有带着镜子。

很多时候,人不是故意要做出某些恶行恶状,只是不知自己这样做的丑态与恶果——苦于不自知,而已。

“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我可以理解“匿名谩骂中伤他人者”的心理,因为人都有劣根性,都有局限性,对事物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

但是,比别人聪明不是你错,羞辱别人刺激别人刻薄别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其实,任何劝谏或批评——

如果要别人听得进去,都不可以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否则只会显得自己刻薄,听者徒然觉得你是来伤人的,心态有问题。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的话;对于一些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的话;对于一些高低权争的话;对于一些绯闻调戏的话……就让它们穿耳而过。

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

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但却白璧微瑕,要让它穿耳而过。

是否出类拔萃姑且不论——不完美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如此,自己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

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化成整体否定”的误区;

就能始终葆有一副清醒的头脑。

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需要一种超越得失之上的隐忍,需要一种对生命、对人生冷静把握与从容掌控的态度……

戏揄一句《聊斋志异》里的话来自揶收场:

书中女鬼回复狐狸精道:“你说我不是人,你就算得人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